《余生皆假期》少年

交朋友比生孩子都困難。

那些人算什么呢?只知道站在安全地帶,為了舒緩自己的郁悶而圍觀別人受苦。

如果有“問題”兒童,是不是也有“答案”兒童呢。莫非岡田君提出問題,然后由別人來負責解答嗎?我想象著。

重要的人們在一個一個離我而去,令我感到恐慌。

眺望著校園,我總會有種身體里重要的零件被風吹走,消失得無影無蹤的不安。

父親不在了,岡田君不在了,弓子老師也不在了。

“就是這樣的。”母親雖然就是說,但我怕的就是那個“這樣”。

所以,我總會想起那部電影。

那是主人公失去戀人后,電影中的最后一句臺詞。

——“我要忘卻悲傷,過完剩下的人生。”

沒錯,我才十歲,必須忘卻悲傷。因為我剩下的人生還很長很長。

有時候,我會想想假期的事情。


? ? ? ? 因為iReader推薦了伊坂幸太郎的《孩子們》,知道了伊坂幸太郎的名字,又在書單上看見推薦的伊坂幸太郎的書《金色夢鄉》,查了一下,《金色夢鄉》改編成了電影,竟然是雅人叔演的,于是當天就看了。想借小說來看的,但是學校圖書館沒有,所以,一環扣一環,就借了他的另外一本書,這本《余生皆假期》。

? ? ? ? 看完了就在想,會不會是岡田一開始就料到溝口會把所有的責任都往他身上推,毒島也不會真的干掉他。畢竟大家都了解溝口的個性,不管是毒島還是岡田。這樣,岡田的余生都是假期了。

? ? ? ? 整本書有一個大的線索——岡田因為溝口先生的推卸責任而受到毒島的殺害,溝口由于愧疚而對毒島實施報復。但是正本書共五章,有三章都是岡田的故事,岡田和溝口一起共事的時候幫助受家暴的小男孩,岡田上小學時保護弓子老師的故事。讓人深刻感受到岡田是一位雖然外表看上去不太友好,做著騙人的工作,小時候也被同學認為是“問題兒童”,但是其實是一位樂于助人、冷靜聰明、值得信賴的好小伙。他會因為看見別人痛苦而苦惱不已,“我的工作總是讓別人害怕得想哭。看著別人那么痛苦,我一點都不快樂。”會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有的甚至看上去是很荒謬的方法。他很自我,一點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被誤會成“問題”少年。即使看過黑暗的人性,但依然樂于助人的岡田,很讓人溫暖,放心。

? ? ? ? ?有多少“問題”少年堅持自己,不被世故磨平,不被不公改變得冷漠。少年們越長大,就會變得越世故,越圓滑,越不自我。大多數人都變成了為了舒緩自己的郁悶而圍觀別人受苦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岡田那樣,能一直保持機靈與樂于助人。少年們是否還記得自己當初的沖動和熱血,記得中學看《火影忍者》的時候,當主人公名人第一次通靈出來蛤蟆的時候,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握拳頭,一個勁地砸墻;我們會為了一句不中聽的話而對那個人大打出手;我們會為了讓我們喜歡的人高興,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到現在都變成了回憶,那個時候做出這些舉動或許就是全憑感覺,但是長大之后再做這種事情有的人就會說是多此一舉,沒事找事,多管閑事。但我認為這是成熟,就像《混沌武士》里的無幻,就像《銀魂》里的銀一樣,雖然吊兒郎當的樣子,但是很值得信賴。這種應該是經歷世事之后的淡定。就像打羽毛球練過無數次步伐之后,在打球的時候就會很淡定的站著“不動”。就像練習過很多次之后馬拉松之后,就能不動聲色地跑完全程。我認為成長應該是豐富自我的過程,我們或許會少了熱血與沖動至少在人前是,但是我們還是會為了目標而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