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大學的價值在哪里

(如果你即將踏進大學或者正在經歷著大學,那么請看一下此文。)在我高中的時候,任課的老師經常站在講臺上一本正經地對下面面露倦容的我們慷慨激昂的說“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在大學里,名師善友,助你成長;邂逅男(女)神,遇見愛情;社團活動,五彩繽紛;學生會里,任你馳騁;大學,是神圣的殿堂。不經歷大學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當時,坐在課堂里,一心只知圣賢書的我,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天真無邪,從而對老師所描繪的大學興奮不已,充滿了神往。為了進入老師描繪的神圣的殿堂,我每天如癡如醉的泡在題海戰術里面,走路和吃飯腦海里面是各種字母和公式在打架。自知天資愚蠢,相信勤能補拙,沒日沒夜的背書和做題,在我最青春的年華里面,我的生活就是背書和做題,這是我高中生活的全部。結果拼盡全力,擠進老師所描繪的殿堂。發現,根本就不是任課老師描繪的那樣,老師的出發點沒有錯,但是卻犧牲了學生進入大學后的驚喜之情。

到了大學里面,傳說中的男神和女神在哪里?我只看到了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女生在穿衣和妝容上面進步神速。如果能夠設置化妝和穿衣選修課,我可以保證基本上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拿到優秀;名師呢?也許我的學校比較普通,我沒有遇見名師,這個跳過。善友嗎?大學里的友誼是以宿舍為單位,基本上一個宿舍的同進同出。這個發展趨勢是,時間久了之后會兩兩結隊,或者三個人同進同出,這樣的模型一旦形成便會固定。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愿意自己被集體孤立,但是,總是有人會被孤立出來。為什么?其實關鍵點在宿舍,當你開始不與宿舍的同學一起吃飯,一起去教室那時候開始,你便默認的退出了宿舍集體。退出宿舍集體后,別的宿舍開始猜測揣摩原因,加上你的舍友似是而非的回答,于是誤解和嘲諷便向你撲面而來,一傳二,二傳四,于是班級都會默認你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于是你就被集體踢出局了。也許你的舍友真的不怎么好,行為和某些習慣或者處事方式讓你忍受不了,你不能與這樣的人來往,那么,可以,但是,請記住,你是一個成人,要清楚年輕人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注意,千萬注意你的處事方法,謹慎一點,一定一定要注意說話的口氣與態度,常常是禍從口出,常常自認為是好心,但是別人不這樣想,不要發生矛盾,因為后果很尷尬的,除此之外,會有一些后果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你可能會承擔不起。總結,大學里,請一定要處理好宿舍關系,否則會很麻煩的。

提到同性朋友,就不得不說大學里的愛情。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很美,給人的感覺浪漫美好。首先,搞清楚大學一定要戀愛嗎?有人說,大學戀愛當然有必要啊,這么美好的年齡怎么能不經歷愛情呢,花前月下,美人在眼前,多么幸福的事。兩個有情人,學業上互相幫忙,互相鼓勵,共同提高;生活上,相互分享,相互關照,攜手并進,這樣的大學生活多么精彩,多么豐富!也有人說,大學里不要急著戀愛,因為你并不確定你是否可以給對方幸福,也并不能保證此生非對方不可。愛情,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所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兩種對大學里要不要戀愛的觀點都是對的成分,前者是從人的本性來說,后者是從責任的角度來判斷的。而我認為,大學里面當然要戀愛啊。理由:到了社會后,你將很難很難再體驗心動。從學生到成人,是一個大的蛻變。成人的視角和學生是不一樣的。心動,即情動。心動,是愛情來臨時的征兆。心動,就是開始喜歡上一個人了,而這是單純的,純粹的喜歡,喜歡就是喜歡了。而進入社會后,愛情會混雜著很多其他因素進去。所以,大學里,遇到令你心動的人就趕緊行動吧。

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好像喜歡兩個人怎么辦?我真的喜歡他嗎?他真的喜歡我嗎?我感覺他好像不太正常?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怎么辦?為什么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我這么好?等等之類的疑問,那么我告訴你,喜歡是藏不住的,如果你在想你一個人就開心,看不見就難過,那就是喜歡。至于對方是不是真的喜歡你,你心里一定清楚的。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這個是千古難題,至今無解。我認為,首先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你喜歡的人。然后可以找個機會想你喜歡的人暗示一下,如果有反應那就可以了,等對方表白吧。如果沒反應,那你該清楚對方對你無感,那就做朋友吧,說不定相處久了之后,你發現對方其實也就那樣,沒什么特別的。

社團和學生會到底能不能得到鍛煉?能不能發揮一技之長?我只想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加入學生會和社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等等,還可以在綜合測評上加分,優先評獎學金等等,何樂而不為;有人說,加入學生會和社團,只不過是免費的跑腿勞動力而已,學生會和社團的實質是以人脈關系為基礎,獲得獎學金和證書的跳板而已。而我認為,剛進入大學的少年們如果真的有志服務同學,那么請先申請班干。

好,講完了友情,愛情,校園活動,那么上大學的價值何在?為什么要上大學?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這個答案毋庸置疑。我也不否認,但是僅僅如此嗎?大學二字,由“大”和“學”二字構成,“大”指的是學問之深,它已經不局限于中學時代的學習了,是為了考試而學的,是為了自知而學。而“學”是指自學,大學已經不再是有人陪著你聽課和完成作業了,你將有很多空閑時間(這是我對大學的定義)正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回到文章的開頭,今天的大學價值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學,是為了不學。大學的價值在于,養成你自學的品質。這品質養成以后,你會終生受益,這就是大學真正的價值所在。但是,今天的大學教育,有多少院校是秉承這樣的教學目標的?恐怕很少很少。大學,是個體向個性社會化轉變的關鍵時期,學會自學是在進入社會立足必備的能力,沒有之一,這就是最重要的。

(補:如有疑問和問題,歡迎提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