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高考那些事兒

昨天,媽媽說隔壁的小偉為了高考,學學學,從早忙到晚,終于,暈倒在家里,差點沒搶救過來,而他醒來后就拿起課本,就連輸液的時候還在看書。

媽媽說:你看看人家,多知道學習。你當初有這么用功多好?

我只想對小偉說:你牛逼成么,不要命了是么?你丫的別把高考當回事成么!

---------------------------------------------------

有時候呀,我就自己搬個小板凳坐在那想,要是出生在古代該有多好?沒有房子車子妹子票子的壓力,留個小辮子,遵守著科舉制度。又或是采菊東南下,一輩子粗茶淡飯也就那么過去了。或者是個小鳥,嘰嘰喳喳的樂呵。自由自在的生活、筑巢、捉蟲子。翅膀撲棱撲棱幾下,整個天空都是我的。

哎,哪怕是一只屎殼郎呢,推著糞球倒也逍遙自在。

可是,我不是,我也不能。沒辦法,我是人呀,是祖國的小花朵呀,是父母的希望呀,是爺爺奶奶嘴里的小祖宗呀。

老師又說了,馬上就要高考了!!把神經線兒都給我繃緊了!!學!背!記!就是你們現在需要做的首要事情!高考!可是關乎在你們一輩子的事情!

老師說的斬釘截鐵,鐵到我都能看到他話里密密麻麻的感嘆號。

好,我們學。往死里學。可是這段時間,班里我一直暗戀的小芳同學黑眼圈好嚴重,又長痘痘了。我都不喜歡她了。老師,你賠我的愛情好么。

之前,媽媽給我報了書法班,奧數班,音樂班,美術班等等。

可是媽媽?這個世界有沒有LOL班?我保證不送人頭。哦不!我保證一堂課不落下!

爸爸的股票跌了不少,這幾天身體腫的,跟綠巨人似得。

我小心翼翼推開爸爸的房門:爸,我媽叫你去吃飯!

吃吃吃,就知道吃,還能干點啥?你不是快高考了么,去,上大學了學那個金融,學那個股票,學那個操盤!!幫爸爸把老本弄回來聽到沒有?!

可是爸爸,你之前闖紅燈被罰錢的時候你讓我學律師呀?要我以后打官司還讓我給法官說說情讓他不扣你分。。

爸爸,你到底要我學什么呀!!

說來說去,還是爺爺奶奶對我好,偷偷的給我口袋里塞錢,那些被疊的整整齊齊的紙幣滿是爺爺奶奶的味道。就像我小時候一直思念的那種味道。是自由的味道,是無憂無慮的味道。

從小,我就恨一個小朋友,他叫別人家的孩子。而父母嘴里的這個萬能的孩子呢,人家會洗衣做飯疊被,乖巧懂事有禮貌,學習成績還特好。你們為什么要和我們比較呢?也是因為這個孩子,爸爸媽媽總是吵架,好像他們的結合就是為了吵架一樣。

而爸爸媽媽的每次爭吵都會產生一粒微塵,所以,我一點也不想回到那個充斥著霧霾的家。

嗨,跑題了,吐槽一下,言歸正傳。好像從剛一出生,父母就教導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比如下圖:

簡單說一下我們充滿血淚的學習歷程:

話說幼兒園最好混了,整天尿尿褲子哭哭鼻子也就過去了。

小班,中班,大班算是對學校的啟蒙期。明白了有老師,有教室,有課本。還有一幫小孩子,也許還沒有學習的概念。

小學五年。小小的腦袋里裝著對小伙伴的印象,長大以后可以對別人說起某某:哦,那可是我從小玩到大的發小。這句話就是從小學這個階段開始的。整天也很煩惱,因為老師該布置作業了。小的時候正兒八經的挑燈夜讀,寫字也是幾十遍幾十遍的寫。我這種學渣還整天被打。而所謂的喜歡哪一科討厭哪一科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有了印象。語文老師對我好,我喜歡語文。數學老師總打我,我討厭數學。

到了初中,情竇初開的年齡,心理和生理也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喲,隔壁班的誰誰好漂亮,好喜歡。說起誰喜歡誰了都能臉紅一整天(現在的孩子明顯開放多了)。每當夜晚和早上,就看著頂起的小帳篷不知所措。宿舍的深夜話題也變得越來越猥瑣,聊著哪個班的美女,談著哪個班的帥哥。別笑,說的就是你。這個時候,學習的壓力也慢慢顯現出來,因為要留級。初中的班級人數也多,老師并不能全部照看到,開始了無休止的學學學。家長們開始報興趣班培養。每天,被各種行程塞滿。

高中三年,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成長的過程。我們的一切趨于成熟。我記得剛進高一班級的第一天,班主任講話:我是你們的班主任*老師,高中呀,是個很重要的學習節點,因為什么?因為你們要考大學!考個好的大學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找工作!找個好工作你半輩子就衣食無憂!你覺得重要不?所以,從現在開始,都收起你們玩鬧的心,好好學習!

可是,誰懂那個?太過遙遠的事情了,到時候再說唄?于是,懵懵懂懂的繼續找妹子聊天,繼續學人家打架,逃課,上網。當然,學霸們例外。

吵吵鬧鬧到高三,壓力來了,高考來了,傻了,啥也不會。高一高二的書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怎么復習?怎么辦?學霸們樂呵呵的看著我們發呆。我們看著這些莫名的標語發呆。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什么呢?說幾個活生生的例子:

個人認為:成績并不重要,你的能力才是檢驗成績的唯一標準。有人說家庭因素很關鍵,也并不盡然。全看個人。

一、

小亮,其實本名不叫小亮,具體叫啥還一時想不起來。只是因為他把頭發剃光了,蹭光瓦亮的,于是就叫他小亮。他也樂呵呵的接受。學霸一枚,家庭條件一般,中下水平吧。和我們學渣玩的也好,學習特別有盡頭,腦子也靈活,考試非考第一不可(這里指全校第一)。考第二名都能自己躲被窩哭一天一夜。他父母給他灌輸的思想概括起來就是:家里現在就全靠你了。導致小亮的壓力很大很大。二十歲白頭發卻很多,他索性全剃光了。原話就是:還節省洗頭了的時間呢!

09年高考,發揮失常,差五分就達到一本線。我們勸他,二本也可以的,沒多大區別。死活不去,沒考上一本就不去,繼續復習。10年高考,卻又差三分達線。小亮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兩天兩夜。出來就跟變了個人一樣。說出一個決定,不上了,不念了!!

于是,小亮只身一人南下打工。三年打拼,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小西裝穿著,小皮鞋锃亮,小車開著,還四處張羅著娶媳婦。而我們其他同學呢?還在大三的階段苦苦摸索著,食堂宿舍廁所三點一線的跑著。

小亮現在工作穩定,在我們看來算是比較好的一種了。但是他也后悔,后悔沒上過大學。沒有進去過大學校園。小亮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

二、

小飛跟小亮情況差不多,但是,性格較為沉悶,不愛說話一味的學習,說難聽點就是死學。考了二本,畢業完了找不到工作,回到了老家。因為面試官問他:你覺得你的能力是什么?他低頭不語,又問:你的優勢是什么?他又低頭不語。沒有哪個公司想要一個說都不會話話都不會說的人。現在,跟一個親戚在一個學校食堂給人家打飯,每天起早貪黑的。說到這個想起一個新聞:

死學,苦學。中國的應試教育啊,填鴨式教育。何其悲哀?不要成為一個高智商的傻子。

一直強調著教育改革,也該改革了。

我們一直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是,又有多少學校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其實也不怪學校。上頭要成績,于是施加壓力到學校,學校又到老師,老師再到學生,學生只能拼命啃書本。雖說我覺得:能力才是檢驗成績的唯一標準。但是考試考試,看的畢竟還是鮮紅的分數。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身懷絕技”的學生們,卻都敗在了分數之下。

這兩個事情只是想說,能力和學識,全靠你自己,智商和情商,同等重要。

可是這幾天不斷面試的經歷告訴我,人家果然還是要文憑的。我這個大專生人家根本懶的鳥我好么。可見,這畢竟是個敲門磚。而你這個敲門磚的質量有多好,能不能敲得動,完全,指望于一年一度的高考決戰。

所以,同學們,努力吧。祝取得好成績,前程似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