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個后輩沒有參與父輩們的吃喝,只管坐在旁邊聊著年輕的話題。突然,我那滿身酒氣的父親大人一把攬著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已經不好意思跟閨女做這么親密的動作了,這么一攬我總覺得不自在。他醉醺醺地把我拉到某叔叔的跟前,說:“來,跟叔叔喝一杯。”正當生理期,我猶豫著。不料叔叔搶先說:“你可以跟朋友喝酒,但就別跟叔叔喝酒了,跟我們老人家喝酒有什么意思。”
一時語塞,不知該作何反應才得體。
小時在飯桌上,我父親總讓我小酌幾口,他說女孩子家要能喝才不吃虧。當時我一直認為“不吃虧”是指不容易喝醉,不讓一些有歹心的男人得逞。后來才知道,中國有一種拿白酒但白開水喝的飯桌文化,能喝的人比較容易得到長輩的認同和老板的垂青。
當然,單單是能喝還不行,你還得主動去敬酒。若把在場所有人都敬一輪,十幾杯“白開水”下肚還能背出《將進酒》,那你今天便成功了,以后喝酒應酬的活兒少不了你,紅包也更是滾滾而來。為此,男人們有了借口不戒煙戒酒,女人們沒了借口當個安安靜靜的女子。古人喝酒怡情,如今人們大多是先干為敬,不喝不敬。
注意,我說的是“大多”。我知道一些已邁入中年的叔叔戒了酒,年輕的時候不愛惜身體,愛咋喝咋喝,到了中年得了高血壓或是肝病,也就不敢再喝了。也見過幾位容易醉倒的同事,喝不夠幾杯便稀里嘩啦地吐得滿桌滿車都是,老板再也不敢讓他們喝了。
這種飯桌上的喝酒文化,就跟那位叔叔說的一般,沒意思。感情深才一口悶,跟您沒什么感情悶完也就心頭悶,還得裝作我們是好朋友等下再醉也開車送你回家。慶幸的是,如今的酒駕查的嚴,通常大家會留一兩位女的清醒著作為司機,這時候我會很感激我的父母早早把我送到慘無人道的駕校拿了畢業證。
有時候我會把畢業證扔一邊,坐地鐵去找那些對我而言有意思的人。若喝了些酒到夜深,就結伴打的回家,愉快的一天又在父母的輕聲責備中結束了。但跟他們,我從來不會喝多,沒有人暗示我們敬酒,想喝就喝,想醉就醉。而我知道自己醉起來太嚇人了,所以再難過也不會有想醉的時候。
最后祝大家過個安全愉快的除夕,別酒后駕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