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對老會最初的印象,該是來自于很小的時候。
? ? ? ? 八十年代早期的農村,物質匱乏,文化娛樂少的可憐;即便過年也無非是小伙伴們聚在一起殺上幾盤兒土象棋或是摔火柴盒等,乏味的很。偶爾捉回迷藏倒也盡興,只是弄個灰頭土臉臟兮兮的,回到家絕免不了一頓暴揍。
? ? ? ? 好不容易捱到了元宵節,有大一點兒的孩子招呼著去看“大管兒會”,也是覺得新鮮,便偷偷地尾隨了去。一路上那些調皮的家伙還有模有樣兒的模仿起了樂手們的吹奏,引得路人哄笑不斷。
? ? ? ? 會場在村子西頭學校附近靠近河邊的位置。河里還結著冰,岸邊上的老樹搖曳著光禿禿的枝椏,在凜冽的寒風中滿是蕭瑟。東岸的甬路之上早已搭起了一溜帳篷,高大而又寬敞的,被藏青色的布幔遮起,陣陣悠揚的樂曲聲打里邊傳出來好遠好遠,一行人興奮的連跑帶跳循聲過去。
? ? ? ? 帳篷外面人聲鼎沸,會里的人來往匆匆的各自忙碌著手邊的事情。篷門外邊早已擠滿了圍觀的人群,大家自覺的靜靜欣賞著樂手們的吹奏,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鼓掌和喝彩聲。
? ? ? ? 吹奏班對過兒是一個更大的帳篷,因為沒有電,里邊的光線有些暗淡,四周的篷壁上掛滿了各路神仙的畫像,在忽明忽暗的燭火掩映下愈發顯得肅穆莊嚴。神像前面是一排整齊排列的案幾,中間的爐里供奉的香煙縹緲,彌漫在整個帳篷,也充盈在了每一個朝圣者的心中。
? ? ? ? 幾位老師傅端坐在長椅上,向周圍人講述老會的故事、老會的傳統,說到精彩處大家一片唏噓聲;只可惜我們一幫小孩子更喜歡湊熱鬧罷了,對這些東西不怎么感興趣,只是在人群中鉆來鉆去胡鬧的玩?!,F在想來,那些錯失的東西對如今的老會該有多重要───那些口口相授的傳承隨著老藝人們的離去永遠也找不回了。
? ? ? ? 再次近距離的接觸老會時,時間已過去了二十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跟隨一個本家叔叔去排練場游玩,那古韻悠悠的旋律再一次勾起了我莫大的興趣。在幾位領導的盛情邀請下,我榮幸的成為了老會中的一員。
? ? ? ? 當初的老師傅很多都已經仙逝了,人也換了一波又一波。雖然還是笙管笛簫齊奏、鑼鼓鐃鈸共鳴,然早已物是人非了,讓人不免有些傷感。經歷了烽火硝煙的洗禮和十年浩劫的人為破壞,很多文獻資料早已不復存在;老一輩人的離去讓老會源頭的探究成為懸案,這對于有著幾百年傳承的文化遺產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 ? ? ? 老會全稱“韋家營南樂會”,與冀中其他吹奏樂同出一脈,屬宗教音樂范疇。合會分文物兩場,所謂文場是指以誦經、祈福、祭祀等為主的一系列法事活動;據說解放前老會代代相傳的經卷有幾十部之多,幾乎涵蓋了所有法事的需要。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節都會定期舉辦聲勢浩大的祈福法會。文場的師傅們高搭法臺沐浴更衣,香茶供果齊備,燃香誦經祈愿一年風調雨水國泰民安。七月十五中元節源于佛教的盂蘭盆會,是以超薦祭祀為主,原來有放河燈的習俗,因后來很多水系干涸不得已便停了下來。唯有三月十五并非辦會傳統,謂曰“施茶棚”;因是后山奶奶的道場,為方便四眾進香才另立的節期,所以也沒有法事活動。
? ? ? ? 武場是老會的主角,也是所有文化娛樂的中心。除應付文場需要外還承擔著辦會期間的歌唱、戲曲類的伴奏。每逢會期開壇完畢,一應樂手分坐長桌兩旁,首先由鑼鼓和鐃鈸開道,一通氣勢恢宏的打擊樂過后,笙管以及各種胡琴兒相繼登場,高亢時如江河奔涌萬馬奔騰,低回處似和風細雨燕語鶯柔,師傅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引得臺下掌聲歡呼聲不斷。幾首樂曲過后,有好事者登臺獻唱!反正是群眾性娛樂,大家唱歌唱戲隨意,圖的就是熱鬧,一個活躍的氛圍。你有你的西皮流水,我有我的情歌對唱,武場的師傅們也不厭其煩,盡量配合便是!
? ? ? ? 2012年是一個可喜的日子,老會被保定市收錄為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對于不斷創新進取的老會人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也是各級政府對有著歷史悠久存續良好,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遺產的支持和保護!消息傳來自然是人心振奮。
? ? ? ? 悠悠古樂奏響了幾百年,也一定會繼續傳承下去,這是老會人的責任與擔當;謹以告慰我們的前輩,我們一直在堅守。也相信我們的后來人,他們肩負的使命感一定如吾輩一般的執著!
? ? ? ? 巍巍太行可以作證!
? ? ? ? 奔流不息的拒馬河可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