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學習(六)——命令模式

一.需求

小王開了一家奶茶店,店里只有小王和他老婆兩個人,倆人既負責接單,又負責制作奶茶。

每當有顧客到來,小王或者他老婆都會熱心的問:歡迎光臨,請問喝點什么?這個時候,老顧客早已經想好了自己喜歡喝的,直接就說了需要哪款奶茶,大杯還是小杯,加不加冰等等;但是很多新顧客第一次來,并不太知道店里都有哪些奶茶,往往要猶豫比較一番,這樣一來,經常就會出現顧客排隊的情況,后面的老顧客等的很著急,前面的新顧客還在不停的詢問和觀望。

新店開了兩天,聰明的小王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經常排隊既影響銷量,又影響客戶的體驗,必須盡快解決才好。

二.初步嘗試

小王想到的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加人,服務員多了,自然能接待更多的顧客,賣出更多的奶茶,于是,小王又招了兩名員工做奶茶。現在店里一共有4個人,四個人站成一排接待顧客,每個人都負責詢問客戶的需求,制作奶茶,以及收銀。

果然人多還是力量大,4個人的確比2個人效率提高了不少。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小王店里的經營模式:

從2名員工到4名員工

可以看出,從原來的2個人到現在的4個人,店里的經營模式其實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只是擴容了而已,就好比運行一個服務的服務器原來有2臺,上線后發現壓力大,又增加了2臺。當然這種方式確實能夠快速解決問題。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成本急劇增長。

果然,月底核算本月營收的時候,小王就發現了雖然賣出的奶茶不少,但是刨去房租、員工工資、原材料等成本,利潤卻少的可憐。

三.更好的方案

小王去了一些更大的奶茶店去參觀,也去了麥當勞、肯德基這些更大的快餐連鎖店學習他們的經營模式。

經過一番認真觀察,小王發現了這些店都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少量的員工負責接受訂單,其他更多的員工負責全力制作餐飲,接單員只需要把訂單給后廚,并不需要跟他們交流,因為客戶的所有需求都已經非常清楚的寫在訂單上了,這樣一來,更多的員工可以集中精力制作奶茶,效率大大提高。

小王回去后立刻改進了經營模式:裁撤一名員工,只保留3人,自己負責處理客戶訂單以及收銀,每當打好一張訂單,就交給老婆以及另一名奶茶妹制作奶茶。

這樣一來,就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時間,充分的并行:訂單處理通常很快,所以一個人就夠了,制作奶茶更耗時,所以多個人同時進行。更重要的是,進行了職責分離,且無需溝通:小王只負責接單和收銀,老婆和奶茶妹只負責做奶茶,減少溝通就意味著節約時間,提升效率。

再來看看改進后的經營模式:

改進的經營模式

代碼實現如下:

// 奶茶訂單
class MilkTeaOrder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ring teaName; // 奶茶名稱
    private String describe; // 奶茶描述
    private String no; // 訂單編號,此處使用下單時間戳+4位隨機數
    private 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 // 訂單由哪一位奶茶妹處理

    public MilkTeaOrder(String teaName, String describe, String no, 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 {
        this.teaName = teaName;
        this.describe = describe;
        this.no = no;
        this.milkTeaSister = milkTeaSis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ilkTeaSister.makeMilkTea(no, teaName, describe);
    }

    public String getTeaName() {
        return teaName;
    }

    public void setTeaName(String teaName) {
        this.teaName = teaName;
    }

    public String getDescribe() {
        return describe;
    }

    public void setDescribe(String describe) {
        this.describe = describe;
    }

    public String getNo() {
        return no;
    }

    public void setNo(String no) {
        this.no = no;
    }

    public MilkTeaSister getMilkTeaSister() {
        return milkTeaSister;
    }

    public void setMilkTeaSister(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 {
        this.milkTeaSister = milkTeaSister;
    }
}

// 服務員,負責接收訂單,收銀
class Waiter {

    public MilkTeaOrder takeOrder(String name, String describe, 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 {
        MilkTeaOrder order = new MilkTeaOrder(name, describe, getOrderNo(), milkTeaSister);
        System.out.println("收到訂單" + order.getNo() + ":" + name + "," + describe);
        return order;
    }

    public void charge(MilkTeaOrder order) {
        System.out.println("訂單" + order.getNo() + "收銀");
    }

    private String getOrderNo() {
        long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nt random = new Random().nextInt(9000) + 1000;
        return time +"" + random;
    }
}

// 奶茶妹,負責制作奶茶
class MilkTeaSister {
    private int no; // 奶茶妹編號

    public MilkTeaSister(int no) {
        this.no = no;
    }

    public void makeMilkTea(String orderNo, String teaName, String describe) {
                System.out.println(no + " 號奶茶妹完成訂單" + orderNo + ":"
                        + teaName + "," + describe);
    }
}
public class MilkTeaSho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iter waiter = new Waiter();
        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1 = new MilkTeaSister(1);
        MilkTeaSister milkTeaSister2 = new MilkTeaSister(2);
        ExecutorService milkTeaProductLines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MilkTeaOrder order1 = waiter.takeOrder("珍珠奶茶", "大杯,加冰", milkTeaSister1);
        waiter.charge(order1);
        milkTeaProductLines.execute(order1);
        MilkTeaOrder order2 = waiter.takeOrder("布丁奶茶", "小杯,不加冰", milkTeaSister2);
        waiter.charge(order2);
        milkTeaProductLines.execute(order2);
        MilkTeaOrder order3 = waiter.takeOrder("經典奶茶", "大杯,加冰", milkTeaSister1);
        waiter.charge(order3);
        milkTeaProductLines.execute(order3);
        MilkTeaOrder order4 = waiter.takeOrder("芒果奶茶", "小杯,不加冰", milkTeaSister2);
        waiter.charge(order4);
        milkTeaProductLines.execute(order4);

    }
}

運行程序:

收到訂單15007930962538856:珍珠奶茶,大杯,加冰
訂單15007930962538856收銀
收到訂單15007930962573813:布丁奶茶,小杯,不加冰
訂單15007930962573813收銀
收到訂單15007930962586470:經典奶茶,大杯,加冰
訂單15007930962586470收銀
收到訂單15007930962587787:芒果奶茶,小杯,不加冰
訂單15007930962587787收銀
1 號奶茶妹完成訂單15007930962538856:珍珠奶茶,大杯,加冰
1 號奶茶妹完成訂單15007930962586470:經典奶茶,大杯,加冰
2 號奶茶妹完成訂單15007930962587787:芒果奶茶,小杯,不加冰
2 號奶茶妹完成訂單15007930962573813:布丁奶茶,小杯,不加冰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運用了java的線程池,并固定為2個線程執行,每個訂單放在一個線程中去執行,如果訂單多于兩個,則會排隊等待,前面的訂單處理完后就會自動處理后續排隊的訂單。

四.模式總結

下面該隆重介紹我們今天的主角了——命令模式!

定義

命令模式將“請求”封裝成對象,從而實現請求調用者和請求執行者的解耦。調用者無需了解執行細節,只需執行請求對象,即可實現請求的最終執行。

在我們上面的例子中,請求調用者就是接單員,請求執行者就是奶茶妹,客戶和奶茶妹之前并沒有之間的溝通,而是通過訂單,訂單就相當于是被封裝起來的具體操作(包含了需要的奶茶以及說明)。我們將具體的奶茶需求與奶茶妹封裝成訂單,這樣每個訂單就是可以被獨立執行的:哪個奶茶杯負責制作哪款奶茶。

使用場景

系統中的請求者和執行者需要解耦,不直接交互。
典型的使用場景比如:
遙控器:我們只需按下命令按鈕,就可以實現具體的操作,不必關心背后的具體行為。

遙控器

工作隊列:將任務以及任務執行者封裝成一個一個的任務,排成隊列,依次執行。這樣,任務可以在方便的時候被執行,調用者則可以不必一直等待。任務也可以被多線程執行。我們上面的方案中就是一個工作隊列。

工作隊列
類圖
命令模式類圖

命令模式主要包含3種角色:
調用者:需求方,需要完成某種具體的任務。含有命令的引用。
命令:封裝了“請求”的對象,含有接收者的引用。
接收者:負責具體的任務執行。

可以看出,調用者和接收者之間是解耦的,他們通過Command對象來作為溝通橋梁。

優點

(1)降低系統耦合度
(2)滿足開閉原則,新增命令,只需實現Command接口即可

缺點

可能會生成大量的具體命令類,增加維護成本。

參考資料

本文已遷移至博客:http://ipenge.com/27821.html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工廠模式類似于現實生活中的工廠可以產生大量相似的商品,去做同樣的事情,實現同樣的效果;這時候需要使用工廠模式。簡單...
    舟漁行舟閱讀 7,854評論 2 17
  • 1 場景問題# 1.1 如何開機## 估計有些朋友看到這個標題會非常奇怪,電腦裝配好了,如何開機?不就是按下啟動按...
    七寸知架構閱讀 2,857評論 1 59
  • Spring Cloud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快速構建分布式系統中一些常見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
    卡卡羅2017閱讀 134,991評論 19 139
  • 今天嘉琪上午聽完課,中午的時候看電視劇了,一直看到下午要上課了,結果上課的時候困了,老師講啥也聽不進去了,腦子也不...
    嘉琪媽咪閱讀 200評論 0 0
  • 步驟: 肥蛤在我身邊然后我就走神了幸好有高光筆啊啊啊
    dotdai閱讀 18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