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筆記
或許每個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位阿嬤幾乎不離不棄地陪伴,阿嬤的思想觀念可能跟不上時代變化,但她言傳身教的一些大道理,卻怎么也甩不掉。即使歲月荏苒,阿嬤告訴島田、告訴我們的道理依然可用。
我放學回家,書包還沒放下就嚷著:
“阿嬤,好餓啊!”
……阿嬤冷不防回了我一句:“是你神經過敏啦。”
……窮極無聊的我嘀咕著:“我去外面玩吧。”
阿嬤竟然對我說:“不行!出去玩肚子會餓,你去睡覺吧。”
我看看鐘,才下午四點半!……大概晚上十一點半,盡管阿嬤一直說我是神經過敏,但我那次真的是餓醒過來的。我搖醒睡在旁邊的阿嬤,對她說:“我真的肚子餓啦!”這回她卻跟我說:“你在做夢!”
因為在被窩里,我有一瞬間真的以為是在做夢……但終究因為又冷又餓,我落下淚來。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清晨,我對阿嬤說想吃早餐,她竟然說:“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快去上學,學校有營養午餐哦。”
摘選這段,也許現在的孩子感受不到饑餓了,可我們的父母在“鬧饑荒”的那個年代、還有貧困地區的家庭,會因為貧窮而無法解決溫飽問題。我不得不佩服這位阿嬤,她并非有意要餓著自己正在長個子的親外孫,家里實在是沒吃的了。她家一年到頭幾乎靠著河里的“超級市場”救濟——上游漂來什么能吃的、能用的,就用一根木棍攔截撈回家。但她的言行舉止總會透露曾經是藩主乳母家千金的氣質,她會告訴島田,“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
學校每年運動會上,島田一心盼望在廣島的母親可以抽空回來看他比賽,但他等來的“驚喜”總是,每屆班主任會因“肚子痛”來和他換午餐,每次都會是很豐盛的豪華盒飯。就像阿嬤說的,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阿嬤的鄰居們是知道他們家情況的——丈夫早死、獨自一人撫養七個兒女長大成人,其中一個兒子還是智障,老了還要撫養智障兒子和一個外孫長大;所以,每位鄰居都很照顧他們家。大家不想給他們帶來心理負擔,會用種種理由,如:買得太多了、放著會爛掉、拜托你們幫忙吃吧等。阿嬤也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謝他們。這樣樸實善良的故事在今天鋼筋水泥的城市里,或許極少發生,可能去偏遠山區、鄉村,我們會找到那樣細微卻溫暖人心的動容。
我還記得大二和同學一起去甘肅支教,到張莊小學的第一天,我們的宿舍還不能住,需要到附近學生家里借住。我和另兩位女生借住的那戶人家,女主人送丈夫去縣城看病很晚才回來。她回來看到三陌生人在家,并沒拒人千里的意思,反而還關切地問我們有沒吃過飯。當地人喜面食為主,可我吃不慣他們的涼面。她看到我吃不下面后,又專門煮了米飯、炒了五六個雞蛋。后來我才知道,這五六個雞蛋相當于他們全家過年時的大餐。多年后,當我讀到本書,會再想起當時那個場景,仍會感嘆,山美天美都不如人美,他們當地淳樸的民風深深打動著我。
繼續說書中這位阿嬤,她的魅力不僅在于開朗,還在于睿智。從小教育孩子獨立,而且告訴他們“人生就是總和力”、“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當島田考試偏科時,她會告訴他,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了不起的人,有人用頭腦,有人用勞力,社會就是靠總和力才成為社會的。我們今天提倡的多維度發展、德智體全面發展,我覺得都不如阿嬤這一兩句話更有道理,綜合能力強才是硬道理。還有島田和妻子(當時還是女友)打算離家出走時(當時岳父母并不同意這門婚事,最主要是不看好女婿作為相聲演員的前途),阿嬤很生氣地說,人必須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在島田的回憶里,他能堅持下來,
是因為見過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起來去打掃的阿嬤。如果沒有看到那樣努力生活的阿嬤,他早就低頭認輸了。
后來島田的子女一個個有自己的想法,始料不及地告訴他時,他看到了他們身上、自己身上,似乎都有阿嬤那句“人必須按自己想要的方式過活”的影子。
本書還有其他阿嬤的趣事、感人的故事、經典的語錄,希望通過本文,您會親自去看它——一本滲透著阿嬤和幾代人的智慧與感情。
故事小窗
以前我媽經常電話里跟我說,她腰酸腿疼,家里總是一大堆事沒做完,比如要給我外甥女喂飯洗澡洗衣一條龍服務,有時還提供講故事服務。不是親自帶這小娃,我也不知道有這么多事。帶這小娃,要練就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而且要對突發事件迅速反應,手腦并用,比上班還辛苦。所以,體會過才更佩服那些帶娃的阿嬤們和上班族媽媽們。
帶我外甥女的第一天,我盡量按著我媽的做法依瓢畫葫蘆,可結果告訴我,簡直把她“寵上天了”。我想起《佐賀的超級阿嬤》里的阿嬤,在島田剛來她家的第一天,不是安慰或抱抱外孫子,而是直接把燒飯的活丟給他了。因為她每天要很早去工作,沒法給他做飯,只能先教會他基本生存技能。因此,我先給我外甥女示范,喂她吃幾口飯,然后再“連哄帶騙”地跟她說,
“咪咪,是不是可以自己吃飯啊?看,跟阿姨一樣哦!”她還真動手吃了。
我媽說她不喜歡吃菜,我偏想嘗試改變下她。然后,我又給她示范一次,
“咪咪,小孩不能挑食的。你看阿姨吃好吃的青菜可香了,哇哦!”她又一次“中招”!“奸計”得逞!
今天早上,我姐跟我說,
“她為什么一吃青菜,跟我說,我要挑食?”
“哈哈。她那是記住我說的話了。但老喜歡和我們唱反調。”
終有一天我們會長大,阿嬤會老去,愿記得來時的路上,有人相伴、有人惦記、有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