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為節省您的時間,閱讀下面【277字】的摘要即可了解本文大意:
本文首先通過幾個事例介紹了養育孩子的真實現狀,然后通過分析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提出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在文末指出:累與快樂并不矛盾,我們要接納一些正確的概念。
我有一個同事,三胞胎,而且全是男孩,孩子即將大學畢業。但回想起帶孩子的過往,她至今仍是滿眼的無奈,一臉的辛酸,從她的眼中總是能看到不堪回首的過往。
孩子最終會離開,要走自己的路,對你來說,他可能更像你家庭里的過客,只是住的時間長了一些,因此夫妻間的關系才是家庭中第一位的,陪你一直走下去的也只有你的另一半。
為什么有些年輕人養寵物勝過了養一個孩子的欲望,因為前者壓力小,后者壓力大,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
對于父母的養育之情,我們這代人接受的觀念是:父母把你撫養大很辛苦,把你培養成人很不容易。我們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但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常常會被灌輸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理念:培養孩子不容易,需要父母全情的投入,大量的付出,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自己要有約束等等。
我們這代人似乎背負這老一輩和新一代的雙重壓力,生活在報恩和養育的夾板中。
關于帶孩子。你能感受到最直接、最多的是什么,其實是累,但我們為什么又常常喜歡,或者更確切的說已經習慣于回避這個詞,而是盡量去找更美的詞,比如說,快樂、幸福來代替?
我們可能是想以此來平衡自己的內心,也許我們在試圖掩蓋著什么。
/ 01 / 幾個事例
我家是一個男孩,老婆辭掉工作專職帶孩子直到孩子4歲,按老婆的話說:當時沒覺得多累,因為精力全在孩子身上,沒帶孩子之前以為的各種問題在百般磨練下已經都不是問題了。
吃喝拉撒玩都要先顧著孩子,情緒上也要先緊著他,為了遷就孩子,自己的吃飯、穿著、情緒都沒有的規律、沒有了美、沒有了舒緩的渠道。
更不要提孩子還時不時的生病,經常的哭鬧。
于是,就這么一天天的積累著、壓抑著自己真實的內心。當老人接手,幫忙帶孩子時,才慢慢感受到身體和情緒的不適。
我有一個同事,三胞胎,而且全是男孩,孩子即將大學畢業。但回想起帶孩子的過往,她至今仍是滿眼的無奈,一臉的辛酸,從她的眼中總是能看到不堪回首的過往。
孩子雖然會給你帶來了快樂,但很難平衡你當時的付出,如果不接受這點,就無法進行積極的自我調整,整個人的生活就會因此失衡,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 02 /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現代教育,對孩子的培育愈來愈精細化,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高,遠不是過去能比的。
現代教育,無論是孩子的教育理念,還是培育方式,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對于父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作為父母,梳理自己的情緒,理清其中的關系,對孩子的教育,乃至整個家庭的和睦,都是至關重要的。
他不是玩具,高興了就和他玩玩,不高興了就扔到一邊,因此你要對他負責,注定要陪他認真的走上一段路。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清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和你一樣,需要被理解、被關懷,需要私密的空間、自由的成長;需要自我能力的培養、個人技能的提高;需要獨自去面對挑戰、逐漸強大自己的內心。
他最終會離開,要走自己的路,對你來說,他可能更像你家庭里的過客,只是住的時間長了一些,因此夫妻間的關系才是家庭中第一位的,陪你一直走下去的也只有你的另一半。
如果你能明確這一點,你便會欣然接受:孩子需要成長進步,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前行。就如同一個宿舍里的舍友,大家互相關照非常正常,但因為關照他人而放棄自我的發展,終有一天,在“畢業季”來臨時,你不光是失落,還可能是失敗。
這樣,我們便得出一個結論:為了孩子的成長,你也不能放棄自我的成長;為了家庭的長久,夫妻間更要共同成長;并且要真正的明白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 03 / 累與快樂不沖突
如果把養寵物和養孩子作對比,你會發現很奇妙的差異。前者會一味的討好你、順從你,和你永遠是主仆關系,不會甩臉給你看,更不會和你犟嘴,也沒有訓練不好丟人的可能,寵物對你的索取永遠要小于給你的回報,而后者卻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即使你付出了成倍成倍的努力,你的付出也可能很難彌補你的收獲。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年輕人養寵物勝過了養一個孩子的欲望,因為前者壓力小,后者壓力大,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
但不管怎么說,你是把孩子生下來了,再怎么著也回不去了。
養育孩子的過程是累的,因為他不光需要被養大,還要被培養成才。前期的累更多是身體上的,后期的累更多是內心的,而且這種累更長久。而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讓你的內心更坦然,讓你走的更長遠。
但,
累又怎樣,累與快樂不沖突;
累又怎樣,孩子在成長,你也要有收獲;
累又怎樣,坦然承認,不要試圖掩蓋;叩問內心,和孩子共同成長。
但,
永遠不要試圖靠虛假的概念來支持自己內心的世界,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因為那樣長久不了。
北京已進入桑拿天了,這天氣總是讓我想到在南方的那段時光,每次走在大街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喝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