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問題:
1、意志力訓練中斷
這一周有不少伙伴都中斷了,中斷了重新開始就行了。慢慢來,持續做。停了沒有關系,重新開始就好了。沒必要設置很難的項目,重要的是解決當下的問題。
今早(150727)意志力項目中斷了,將近7點才起來,是什么原因造成中斷了呢?我做了下面的分析:
- @萬勇的問題:
1、意志力訓練做的不太好
2、明明知道要收集,但總是做不到。
@永澄導師:將收集做成意志力訓練。最好的意志力訓練解決是當下的問題。一邊解決問題,一邊提升意志力。雙贏。
2、輕視任務
- @mency的問題:
前幾天做的不錯,后面出現知行不合一的問題。 - @郭志遠:做了才覺得其實并沒有那么容易。
@永澄導師:做了之后會遇見很多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前置判斷是覺察的訓練,想要實現覺察,先感知,再自控。覺察是比較簡單的,緊跟上來的就是解決自控的問題。
二、回顧上周的前判情況
1、交流分享上周感受
- @張家春:
事情多的時候,抓不到重點,多任務頻繁切換;效率低。
@張家春的解決方案:跳出來做前置判斷,理清重要緊急,先解決最高優先級,后面一步步處理,集中精力,提高了效率。
- @樂活:
1、打斷來自兩個方面:內部(想到又更加緊急的事情;想去做稀奇古怪的事情);外部:領導任務、同事求助。
2、問題:直接滿足當下欲望,無判斷就直接執行;忘記記錄感受;被人打斷心煩。
@樂活的解決方案:被自己打斷的——推遲滿足感。
下一步:訓練前判覺察能力;控制面對多項任務時的煩躁情緒。
- @卜祥記:
1、技術黑洞
2、忘記做前判
前判的好處:提高覺察能力,防止內外干擾,保持高效。
- @點墨:
1、收集不全面,突發狀況多
2、按原習慣執行,缺乏前判
3、開始時寫不了4個前判/天
@點墨的解決方案:
1、不要糾結數量問題;
2、做好時間開銷;
3、不要同時做兩件事情;
4、提高分解能力;
5、關閉干擾源;
6、打好招呼。
@驍珺:
1、外在中斷時間長(2-5h),次數少。無法判斷是否是真正緊急的事情。對別人緊急,對自己不緊急。無法判斷緊急程度。
2、內在中斷時間短,次數多。沒有意識到就去做了,比如看淘寶。@鐵馬:
1、內部中斷占1/3,動力不足,習慣不好。
2、外部中斷很多是自己無法掌握的事情的造成的
3、一天精力是否充沛,對工作影響很大,注意睡眠
4、前置判斷增強自我覺察能力,有意識的加強重要緊急的評價,增強專注力。
@鐵馬的解決方案:
1、加強對執行行動的目的和意義認識
2、做好前判、分解和排序
3、電腦集中配置,關閉彈窗
4、珍惜沒有外部打擾的時間和空間,專注處理任務
- @samo:
1、日計劃收集缺漏導致中斷
2、外部干擾多,
@samo的解決方案:
1、加強收集
2、學會更良好的溝通,協調自己和他人時間。
3、加強判斷重要緊急。“我稍后再來找你”
4、中斷記錄,提高專注力
@艷艷:
1、大部分外部中斷來自微信,QQ等。
2、先做簡單不重要的。有事意識到了還是會做簡單的。
@艷艷的解決方案:
1、設置社交軟件開啟和關閉時間。——在番茄鐘內關閉QQ微信等。
2、求助大家
2、大家的感受
前判是強制的思考介入方式。發自內部的動力,讓自己停下來。有人說自己特別忙事兒多,但事兒多≠特別忙。
- 事兒多是客觀存在。——可以排布、抓重點、分配資源。
- 特別忙是能力低。——推卸責任、魔鬼思維(推卸責任過著心安理得生活)。而上帝思維(給自己設置苦難,如何面對當下苦難并解決)。
前判:在忙的時候將自己中斷掉,自問:“我真的要這樣忙嗎?”。主要解決沖突類的問題。
——參見[@俞滿]
在兩個都很重要緊急的時候怎么判斷?全情投入的時候根本不會想起來去看淘寶。
3、收獲
- 覺察——提高對自己的覺察,提高對他人思考,行動方式的覺察。所謂內觀先對自己覺察,能把你從游離狀態中拉回來。覺察讓思考重新回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要拒絕。因為忙起來了就不太容易思考這件事情的意義。
身體不累,精神很累。
缺乏對內在價值的認知,不知道自己價值在哪
★內部中斷:
1、外部壓力小;
2、興趣太多,心有疑惑。
3、動力不足,找不到目的和意義
4、習慣不好
5、意志力不強
- 意志力不強問題:
1、在做不重要事情時候有重要的插入,即便做了前判,還是會做不重要的。——加強訓練;
2、如果身體很累了,那就去休息就好了;
3、缺乏對內在價值的認知,做任何事情仿佛都是對的。
解決內部中斷的方式——隨時收集。
- 習慣不好問題:
1、沒有預留充分的彈性時間。
2、用新習慣代替舊有習慣。逃避是最輕松的,思考讓你與眾不同,重要的事是思考得來的;
3、不能要事優先;
4、不能停下來思考;
5、認識不良,遇到任何東西先評價。——沒有具體操作之前不要評價他,先評價會導致你做不好。
★外部中斷:
1、讓手機和電腦不要出現推送;
2、設置一個斷網的時間,保護自己的專注力@小火柴;
3、協調周圍的關系,和環境慢慢達成默契(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協同的事情稍后再做);
4、設置高效切換時間——快速和外界溝通,快速解決外界問題;
5、設置休息時間;
6、doit設置專注的環境;
7、對與領導的中斷要注意悅納;
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行動力。每天的行動力其實不是很強。
休息的重要意義在于加強意志力。
4、部分問題
- 不能區分重要級:
- 被帶跑了回不來:
尤其是大象跑起來——高速自己“大象你先跑一會,但是你跑的時候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 覺察了不能自控;兩三天的熱度:
能力問題:發現很重要——沒有能力控制自己——有意識無能——忍住失敗感受,持續做下去,其他事情放一放。 - 黑洞(技術,聊天,購物,電視):設置一個時間別人、自己都不打擾
- 不好意思拒絕下屬:
5、前判精細化工具
所有的事情并非都是非此即彼——二維矩陣度量表。右上角最重要緊急,左下角不那么重要緊急。
6、更多要點
- 表格打印出來放到手邊,休息的時候做,反思一下,加深印象。反饋比較快。實體的文件讓人產生擁有的感覺。
- 休息安排到什么時候?——明確定義,你認為的休息是什么?
- 寫感受的方法——做了什么事情(what),怎么做的(how),感受,遇到的問題和有待提升的問題,下一步行動是什么。——行動帶來推動力。
- 沒有辦法判斷對象難易,不要讓判斷成為事件C@俞滿的
- 如何解決中斷時思路被打斷。——爭取不被打斷,被打斷時記錄自己的思路到哪里了。
希望大家掌握前判,而不僅僅是體驗
二、如何提高效率
上周:找尋問題在哪里。
本周:用親身經歷解決問題——匯總解決問題的方式
1、討論
- 資源有效配置
- 做好計劃列清單
- 早起避開被打斷時間
- 分類,同類事情一起做
- 減少中斷,保證睡眠
- 做好時間開銷記錄
- 制造專注區(公司,家里)
- 把簡單事情系統化、流程化
- 雙屏工作
- 合理授權
- 儀式感
- 做好收集
- 做好精力管理
- 持續提高專注力
- 調動所有資源
- 適時放松
- 抓手思維找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 明確意義,避免做無用功
- 使用穩定的工具組合
- 養成有秩序的習慣(物品歸位)
- 不斷重復
- 讓周圍和自己用一樣的方法論
- 制定合理計劃
- 建立小系統
- 做好保障機制
- 過程監控和監督
- 養成冥想習慣
- 使用云端云盤
- 8020原則,八分時間前期策劃溝通,2分時間執行。
- 設置deadline
- 提高執行力
- 持續積累
- 斷網
- 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做最重要的事
- 使用前置判斷表,分輕重緩急
- 使用番茄鐘
- 設置不被打擾時間。跟別人溝通這個時間不要來打擾
- 做好情景分類,集中時間批量處理同情景的任務
- 寫總結要寫下一步行動~
- 找到自己的高效時間、多工時間、不被打擾時間
- 回顧的時候回顧執行情況,優化分解。便于提高下次效率。
- 團隊內形成統一工作習慣
2、什么是效率?
效率=有用功/總功
什么是有用?——自己定義
總功:所有的投入,如何提高效率
如何提高效率:
- 提高有用功,降低總功。
- 總功=有用功+無用功。有用功增加,無用功降低。
實踐并整理你認為提高效率的方案。每人十張/周
- 列出具體的操作。使用雙屏幕,在辦公室使用雙屏幕,一個屏幕寫,一個屏幕看預覽,兩個excel等。自己用過的場景。
- 對效果進行評論。0-5,認為高效的方法就5分,
- 填的時候順便用二維碼掃描,高效方法寫到二維碼里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