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修身。
何以修身?
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身體。
你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家庭的開支全靠你一個人撐著。
你每天壓力大,工作忙得做不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重擔(dān)全壓在你的身上。
萬一你身體突然垮掉了,失去了收入來源,家人就會跟著連累。
所以不管你有多么多么的忙,多么的累,千萬不能把身體搞壞了,
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有一個好的身體之上的,身體有病,還會對個人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很難把其他事情做好的。
所以一定要利用休息的時間來修身。
那么如何修身呢?
多讀一些養(yǎng)身的書籍?
讀《黃帝內(nèi)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能把這本書讀懂,那基本夠用了。
第二個是修道。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講到,“道”則是宇宙萬物之根源。
如何修道呢?
就是不管你做任何的事情,不能違背事物的規(guī)律和常理。
逆著規(guī)律和常理干,你這一輩子早晚會倒霉。
修道是一門比較厲害的學(xué)問。
對于普通人來講,修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整個過程有許多障礙需要去克服。
克服自身的固執(zhí),克服自身的偏見,克服自身的主觀意識形態(tài),克服自身的柔弱……
如果你過不了這些障礙,在前進的道路上,往往會一意孤行,有時還會出現(xiàn)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道德經(jīng)》第二十四章中有一句話: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我理解的大致意思是一個自以為是、固執(zhí)偏見的人,不聽別人的道理,聽了但是不明白別人的道理,得不到別人的擁護,這種反倒會失去一切。
修道厲害的人,內(nèi)心世界沒有什么瑕疵,
這種人很有睿智,帶有很正義和光明。
如果你一心在道,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事事都很謹慎,順人順理,以退步為進步,那就夠了!
第三個就是要修智。
智慧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斷的學(xué)習(xí),持續(xù)的積累和提升。
那么如何修智呢?
要多讀書,特別是多去讀一些相關(guān)歷史的書籍,
讀歷史就是讀人性,不再是淺薄和無知。普通人看事物和有智慧的人看同一件事情是兩碼事。
除了讀歷史書以外,還要選擇性讀一些兵法謀略的相關(guān)書籍。
讀兵書可以強本領(lǐng)。諸葛亮自幼時,他熟讀兵書,為劉備出謀劃策,用兵如神,人人皆知,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多向諸葛亮學(xué)習(xí),把書上的知識用在工作上,用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不會餓肚子。
第四個才是修術(shù)。
前面三個基礎(chǔ)打好了,最后一個就是修術(shù)了。
修術(shù)就是需要修一門技術(shù),技術(shù)是生存之本。
人必須要有一技之長,你得靠技術(shù)生存,而不是靠天吃飯,只要你技術(shù)厲害,在任何地方你都能活。
以上講的四修,缺一不可,而且是相鋪相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修身不到位,何談什么修道、修智、修術(shù)。你說一個病人,會有心情去修術(shù)嗎?基本不可能。
你不修道,又談和修身、修智、修術(shù)呢?修道太重要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有太多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決策,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欲望去行動的,一味的靠自己的主觀臆斷去決策,很容易失去道。
你的欲望要符合道,這才算是合理的欲望。
比如說:你喜歡錢,你喜歡財。
孔子說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是非常符合道的。
有道就是合理合法來的,比如你上班掙的辛苦錢。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lián)系的力量,古人說的一陰一陽,我理解這就是道。
任何事物都是道組成的,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
所有的禍福都是相依的,我理解就是陰陽是相互轉(zhuǎn)化的。
比如說你現(xiàn)在是福,如果你不懂道,你一意孤行,說不定你可能馬上禍就來了,因為你違背了道。
回顧一下你人生的經(jīng)歷,其實你的人生轉(zhuǎn)機都是從低谷開始的。就在你人生處在最低谷的時候,你的福突然就來了。
生活一定要符合道。為什么有的人很有智慧,卻常常被蒙蔽?
因為這種人的欲望太多了,他們悟道的靈氣被遮住了。
有太多的人,他們的欲望基本上都是主觀上的提現(xiàn)。
你只有把主觀的東西舍棄掉,才能夠看到客觀的東西。客觀的東西才是道。
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萬事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就是道的變化的規(guī)律。
以上觀點是個人觀看某些視頻和文章總結(jié)的個人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