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啟動一個中臺的設計?

首先,并不存在一個萬能的中臺能夠支撐所有的應用領域,一個中臺可能看上去是這些樣子:

中臺1
中臺2
中臺3

它們都有一些相同之處:

  1. 有基礎組成部分
  2. 有目標達成標準
  3. 有特定的最佳實踐模式

現在市面上完整且相對成熟的中臺可以參考阿里的實現,它很好的支持了阿里內部系統應用的整合,很好的支持了對外資源的對接,很好的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且不封閉的價值閉環。

但是,對于服務生態并不那么豐富的產品owner或者一個企業來說,如何啟動自己的中臺設計呢?

本文不會直接從實現來講一個具體的中臺實現,任何中臺的背景、需求和資源情況都是不同的,嘗試理解思考的路徑再自己作出合適的判斷會更加有效!

一、從所在的商業閉環來倒推

以通用2C消費行業為例,先來看看這個商業閉環的本質:

消費商業閉環

消費者

消費者利用貨幣換取商家提供的商品服務,同時通過關聯資源提供的增值服務進行消費升級(花更多的貨幣)。它的本質是:

  • 2C類市場群體
  • 價值鏈條的本幣持幣者

商家

商家利用商品服務換取消費者的貨幣,同時通過嫁接外部資源提供的增值服務促使消費者進行消費升級并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它的本質是:

  • 2B類市場群體
  • 價值鏈條的轉化者

資源

資源(例如:行業關鍵資源、流量、獨占渠道、關聯性服務等)利用和商家間達成的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額外的服務,同時從商家和消費者獲得利益回饋。它的本質是:

  • 特定服務類市場群體
  • 價值鏈條的外幣持幣者

二、選擇目標商業節點

基于上述的商業閉環,落實到不同的節點所構建出的中臺側重點都不太相同:

各節點的訴求關系

消費者

消費者期望以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獲取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從而達成單次和長期的消費關系。所以以消費者為核心構建的中臺,有如下特征:

  • 消費群體數據
    • 基量大
    • 身份、關系復雜
    • 需要用行為特征區分
  • 價值輸送方向
    • 撮合商家獲客(非直接賣數據)
    • 為消費者提供增值服務渠道

商家

商家期望找到匹配的客群并聚攏行業有效資源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從而獲取更多更好的優質客戶。所以以商家為核心構建的中臺,有如下特征:

  • 商家群體數據
    • 基量相對較小
    • 內外部管理流程復雜
    • 需要用服務品類特征區分
  • 價值輸送方向
    • 為消費者提供基于第三方的商品服務入口
    • 為資源提供變現渠道

資源

資源期望找到有效的商家去做自己的價值變現,從而形成自己在行業內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所以以資源為核心構建的中臺,有如下特征:

  • 資源群體數據
    • 基量由市場決定
    • 服務關系(服務終端的數量、服務的質量效果)復雜
    • 需要用關系特征進行區分
  • 價值輸送方向
    • 為撮合BC交易的三方平臺提供服務入口
    • 為資源向商家過渡提供標準化路徑

所以,在啟動中臺建設時,選擇符合自身優勢的節點很重要,它應該匹配你設定的中長期商業目標。

三、中臺的下沉設計

以商業倒推的中臺邏輯能形成中臺頂層設計,但是無論以 消費者、商家、資源任意一個節點出發去做中臺,都需要更多的細節設計和決策依據來支撐。

假設我們以消費者為核心節點去設計,那么上述視圖會變成這樣:

以消費者為起點的商業鏈條

假設一個消費者去一個商家進行了一次消費體驗,那么會形成:

  • 消費者個體記錄
  • 消費者的消費記錄
  • 消費者無形中消費的資源方服務
  • 消費者的整個服務通路(直接消費通路和增值體驗通路)

那么當這個消費者變成一個群體后,那么整個過程中形成的單點記錄就變成了幾個大的庫:

  • 消費者庫
  • 消費者與商家、資源三者間的關系庫
  • 完整服務通路中消費者行為組成的路徑庫

如果覺得這個很難理解,那么可以從幾個具象化的市場產品形態來體會下:

  • DMP \ CDP
  • Social KoL Platform
  • Customer Journey Analytics

可以遇見到的是,一個企業一個產品很難從全面性上cover這些完整形態,所以中臺建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提供構建方法和工具,而不是提供具體的實現。

任何來自應用層的應用場景,先放到商業閉環和鏈條中進行歸類和分析,再決定什么屬于中臺,什么不是。

四、中臺設計路徑

中臺設計路徑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核心模型的提煉和實現,它涉及領域概念,解釋方法,價值實現通路。

那么以上述消費者為核心引出的幾個關鍵設計點來說,模型、解釋方法和實現通路是什么呢?

找到或者構建最合適的模型

這個模型要能:

  • 承載 消費者、商家、資源
  • 承載 通路中的業務數據
  • 體現它們間的關系

從模型為中心出發解釋它與其他層的關系

這個解釋方法要能:

  • 向上解釋如何支撐應用的業務場景
  • 向下解釋如何形成數據層的數據資產
  • 向外解釋如何能協同上下層形成有效的端到端通路

根據組織情況制定實現通路

這個實現通路要能:

  • 有效對接或參與到現有產品的建設
  • 有效實現使用時各個層級角色的訴求
  • 有效的規范各個協作者

未完,待續

看完這篇文章后的中臺

講清楚結果很容易,解釋清楚過程很難。

后面有時間會成這么幾個部分來繼續說明:

  1. 消費者中臺的具體設計搭建過程
  2. 從結果視角看消費者中臺的需求與實現
  3. 如何建立中臺間的聯系
  4. 和中臺相關的Idea系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