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唱到大哭”
這是好幾天之前的熱搜了,但是這幾天王源在舞臺上唱的歌總是出現在腦海里,就算熱點追遲了,也想為這首歌這句話寫一篇文章。
王源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
“大家看舞臺上亮嗎?”
“亮!”
“但是其實我看你們很黑。”
這一句話,原本對王源完全路人的態度,開始有點心疼這個男孩,也終于明白這個男孩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
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臺下一片安靜。我想,一個18歲的男孩,能說出這樣的話,真的讓人心疼,又真的讓人想為他鼓掌。
第二天,王源在微博上發文道歉。他說
“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
希望每個人都能真的
笑著 暖的像太陽
我愛這個溫柔的世界”
這個少年,就算世界對他有很多的敵意,他還是真誠地愛這個世界。
“這世界上除了我,只有千萬個你”這是一種多么寂寞的感受。
想給大家說兩個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前段時間網絡上瘋傳的事情。
一個17歲少年在盧浦大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母親跑下來追著也沒有拉住他,母親蹲在橋邊捶地痛哭。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但是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管是認為少年不對還是是母親的錯誤,千千萬萬個文章微博都在評論。當時我也很想寫一篇文章,但是最后我沒有寫,因為我不知道我要如何評論,不知道到底要批判哪一方。
我們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當時情況下,那個少年,還有那個母親的真實的心理活動。
第二件事,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情。
前幾天,簡書上我的一篇文章從1k的瀏覽量想到了1.5w,我很意外,我甚至覺得那篇文章寫的并不好,有很多人關注我加我微信,說我很努力,還說我寫的還不錯。
但是我壓力很大,這一切來的太突然了。
我和媽媽說,也和幾個朋友說——我很焦慮,因為我還沒有做好準備來迎接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她們都說,你堅持努力就好了,有壓力才有動力。
我不否認這句話,但是我總是有一種沒有被真正理解的感覺。
我們都希望和別人分享,難過也好,快樂也罷,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得到安慰,得到一些感同身受,但是這往往很難。
我一個人看過電影,一個人逛過街,一個人吃過火鍋,一個人去旅行。有朋友問我,你為什么要一個人,我說人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
我們不可能在世界上找到相同的另外一個自己,我初中的時候寫文章,總喜歡寫“我趴在井口看著水面上的我,想著井的另一端是不是有一個一樣的我在看我”。現在想想,挺搞笑的。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僅獨立而且孤獨。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人的旅程,雖然后面會有朋友有家人有后代,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必須一個人去面對,有些風景更適合一個人去看,有些道理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能更明白。
若不身在其中,何來感同身受。
就像王源撕心裂肺地唱的
“逃離那些讓你波動情緒的事情
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里哭著
哭到頭疼直到睡著
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
覺得虛偽你逢場作戲
我一直都會記得一句話
強大到無往不利”
我想,你在孤獨的時候總會抱怨過。你在困難的時候也有抱怨過,你會覺得無助。但是最后能夠幫助你走出來的只有你自己。
像我,我明白我還要努力還要堅持寫,我把焦慮轉化成自己還要更努力的理由,我開始接受別人的評價,好的也好壞的也好,我想,這些總是我成長的一部分,我沒有理由厭惡它。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家人朋友,除了有的時候不能夠真正地對我感同身受,她們也是一直相信我一直支持我的。
所以,就算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也希望我們能夠“愛這個溫柔的世界”。
有的時候,你沒有得到感同身受,你也不能對別人的事情感同身受,你對別人的安慰鼓勵可能都是來自你的揣測。世界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但是不管怎樣,還是希望你能夠善良,能夠熱愛這個世界。
不要因為不被理解不被關心就去厭惡世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想和你一起扛起那些苦難。
就像王源在微博里說的
““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
希望每個人都能真的
笑著 暖的像太陽
我愛這個溫柔的世界”
最后,
愿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
愿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