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英雄——高考之后的故事

圖片來自百度

你好:

我是哲鋭。

今年高考作文的廣東卷題目很有新聞性,我上周試寫過一篇。今天想談談高考之后的故事,同學們寒窗苦讀,終于進入了大學,從此人生發生了改變。是這樣嗎?

1.一篇作文折射兩樣人生

讓我們將時針撥回到高考時刻,語文考試的現場。在不同的考場上有兩位學子。一位是李雷,中國大城市的一名重點學校尖子生。另一位是小明,縣級中學的天之驕子。他們拿到了同樣的作文題目,作文題目如下: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成為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李雷拿到了作文題目,一下子就看到了“高鐵,移動支付”。當然,根據多年的語文歷史課的諄諄教導,他對京劇和長城也是熟悉的吧。但畢竟都是幾百年前的東西,感覺不到溫度,最多就是不明覺厲了吧。于是李雷會意了一下自己使用支付寶買東西和坐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鐵上的感受,瞬間文思泉涌,毫無壓力的完成了一篇感受頗深的文章。

而在縣城讀書的小明也絕非等閑之輩。多年的語文訓練讓他成為答題的絕頂高手。上來先審題,直接排除了“高鐵”和“移動支付”。小明平日認知學習,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并沒有坐過高鐵。而移動支付?算了,現金都不怎么用得上。于是小明果斷的排除了這兩個詞匯,選擇了京劇和長城。沒有問題,這些在歷史考試的答題中已經反復練習多時。現在只是改寫成作文,簡直輕而易舉。

李雷和小明都順利完成了作文,后來都進入了同一所超一線城市——廣州的中山大學,成為高考的絕對贏家。

在為他們高興之余,回看兩位年輕人寫的文章,還是感受到了他們之前的18年經歷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這人生對他們后面有什么影響么?現在還不得而知。

2.城市改變人生

李雷和小明同時來到中山大學報到,并成為了室友。小明第一次來到廣州這樣的超一線城市,真是目不暇接。從廣州南站到中山大學坐地鐵的時候還鬧了笑話,因為沒搞清楚是怎么買票的。李雷也有些不太適應,不過畢竟廣州的一切在李雷所在的城市也是有的,只是沒有這么便利罷了。小明很快的適應了廣州的生活。作為室友,李雷經常帶小明出去看看小蠻腰,也體會一下急速過山車。小明并不太適應這樣的生活巨變,這和他兩點一線的生活差太大了。但經歷了3年的大學時光后,李雷和小明并沒有什么差別了。他們信奉著一樣的價值觀——中山大學的校風;喜歡穿一樣的衣服——有中山大學logo的T恤。他們不拼名牌,不擺排場,因為這些有悖于中山大學學子的風范,是很丟人的事情。

事實上,李雷已經不屬于他出生的城市了,他最近一次回去明顯感覺到不知道和家人聊什么了。小明也一樣,他在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好哥們兒王寧,不過王寧考入了當地的一所大學。雖然開始小明還和王寧經常聯系,不過現在已經沒什么話題可以談了。

城市增長了李雷和小明的見識,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雖然李雷和小明沒有血緣關系,也不是老鄉。不過他們思維方式一樣,為同樣一所學校自豪。而他們離自己的城市和縣城越來越遠了。

此刻,他們創造了同樣的人生起點。

3.他們都是英雄

李雷和小明都順利畢業,并開始在廣州打拼。廣州的房價每天都在創新高,而李雷和小明剛剛畢業,生活很是拮據。他們的父母也勸過他們,還是回各自的城市去做公務員吧。李雷和小明動搖過,但是只要想到回去過穩定的生活,和周圍人都無話可說的場景,就覺得不寒而栗。其實他們內心還有一點不曾說給父母聽,如果他們選擇了回去工作,那20年的學習拼搏是為了什么,一切都毫無意義了。每當他們累了,回去看看中山大學的牌坊,想想當年的辛苦的學習。一切都不可能改變了,必須在廣州立足,否則此生最對不起的,就是曾經如此優秀上進的自己。

他們沖破了家庭的階層,用一己之力主宰人生。失敗了又能怎樣。而且哪有什么失敗,真正的失敗,就是從沒為任何夢想而奮不顧身過。

他們都是英雄。


每個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都是英雄,作為仍在大城市奮斗的一員,我有幾點體會供你參考或批判:

1.目光始終盯著牛人,與他們打交道。開始會有自卑感,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成長才是硬道理;

2.不必在意別人的目光,大城市的包容性極強,任何舉動都會被包容。大家都很忙,沒人在意我們的舉動;

3.最重要的的一點,不忘初心,微笑的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世界雖然殘酷,但有無限可能。


我是哲鋭,你職業生涯起點的領跑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