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不應該被設限!

孩子,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出現,自打他離開了母體,意味著他的獨立從身體分離開始。

越小的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性越強,除了血緣上的關系還有胎內十個月的朝夕相處,畢竟母體曾是胎兒的生命供給。

孩子總是在一天天長大,在一周歲左右,孩子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個性,你不讓他去干的事情他偏偏去干,有時故意在你面前搞破壞,然后看你的反應。

那些嘗試,那些跌倒與爬起,都是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通過自己的行為去驗證他的想法。你越阻攔,他越反抗。如果在雙方爭執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你選擇放棄爭辯,他會覺得原來哭鬧是可以制服爸媽的。

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你會發現他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反倒在五年級左右,他很少再對著你夸夸其談,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

而我們將孩子的這種變化稱為“青春期”,我所理解的青春期,是孩子開始實踐他的價值觀,去認證他所做的是否是正確的,是他開始去挑戰他所質疑的事情。

1.操控不是愛

我們首先明白的是,我們生孩子不是為了滿足個人需要。孩子不是我們的工具,也不是我們生氣時的出氣筒。

他是一個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來到這個世上有享受生命的權利,他有做主自己人生的權利。

多少父母打著愛的名義操控孩子的一些事情,更有甚者以愛的名義操控了孩子的一生。

在電視劇小別離當中,在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時,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家長的焦慮和不安。

劇中童文杰為了幫朵朵提高成績,全程安排了孩子的學習計劃,小到一天記多少個單詞,做多少張試卷,多少分鐘做完一張試卷,事無巨細。

看到這的時候我就在想:學習到底該是誰的事情呢?學習又究竟是為了什么?當孩子搞不清是誰的事情和為什么的時候,他在學習上是沒有內在的驅動力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全程參與了孩子的學習,并為其制定了如此周密詳細的計劃,那么這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父母的事情,因為父母操辦的太多了。

在如此高壓的學習環境下,朵朵最終受不了了,她覺得自己像個機器人一樣,每天都在重復著做著同樣的事情,她找不到對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更沒有感受到媽媽是愛她的。所以朵朵爆發了,這個時候童文杰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變化,她覺得孩子變得不懂事,變得不理解父母,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正是因為大多數家長走過中考高考這一條路,當回憶起這一條路的時候,他覺得就是受苦與受累,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所以輪到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應該是這樣的。

可是很多時候家長的懂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懂,所以我們喜歡去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尤其是在面對中高考時,這種安排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控制。

孩子不是機器,他是人。可是我們卻很容用作為父母的身份去要求孩子,去命令孩子。

“因為我懂,所以你得聽我的?!?/p>

“因為我是你的父母,所以你得聽我的?!?/p>

“因為我是過來人,所以你你得聽我的,這樣你才能少走彎路?!?/p>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感到熟悉嗎?可是這些話就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到的都在聽到的。

每個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童時代,你喜歡總是把一切都給你安排好的父母嗎?你喜歡不斷讓你達到他們要求的父母嗎?你喜歡什么都說了算的父母嗎?

如果你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那么我相信你,你喜歡的父母不會是全部操辦的。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靜下來仔細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要比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方法做要有效的多。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是人生引導師而不是人生操控師。

2.尊重孩子的夢想


你有夢想嗎?你的夢想是什么?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不知道此刻看到這里的你目前處于這三個問題的哪一個階段?如果你有孩子,你知道他的夢想是什么嗎?你支持他的夢想嗎?

大多數孩子都是含著父母的期待長大,大多數孩子也按照父母的期待長大。這也就不難明白軍人家庭的子女為何還是選擇軍人職業?從政的家庭子女為何也走上了政治之路?

我們不排除孩子受家庭影響耳濡目染,對父母所從事的工作是出于發自內心的喜歡,如果情況是這樣的,對于父母與自己都是皆大歡喜。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句古語又是多少父母的心聲?。《嗝锤改付枷M⒆佑兄怩r亮麗的職業和身份,像吃著國家飯碗的公務員、像這種XXX局,那個XXX所,凡是沾著國家的邊立馬都顯得高大上了起來。

我曾看過一部印度電影,名字叫做《三傻大鬧寶萊塢》,劇中的校長是一位工程師出身,所以自他兒子出生,他就要求兒子長大以后要當一名工程師。他一次次地讓孩子報考他所在的學校,可是他孩子一次次落榜,最后在壓力之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校長的女兒把實情告訴了他,原來他的兒子喜歡文學這一塊,可是他的父親不僅沒放在心上,反倒讓孩子走他設置的人生路線,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有夢想的孩子是幸福的,最起碼他知道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他的人生充滿了希望。

在求學的道路上,我從不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學習的好苗子,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走考大學這一條出路。畢竟高中錄取率和大學錄取率不是百分百。

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在班里落后的孩子,當你一味的去關注他學習成績的時候,倒不如去關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覺得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自己的成績很差,因為他也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

把孩子當做朋友,去和他近距離的談談他的想法,他的夢想,如果孩子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是對社會構成危害的夢想,我覺得都應該值得支持。因為之前接觸過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他說他的夢想是開公交車,而他的媽媽說這個夢想不好,很累也很沒出息。孩子覺得內心很受挫,然后就沒有再說話。

這個世界上的職業都是針對人類需求應運而生,夢想無所謂高低,只不過是每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導致的職業選擇不同而已。

尊重孩子的夢想,他的人生如果都是被我們控制的,那么他生命的意義就僅是為我們而已。

3.有愛就要說出來


提到愛的時候不知道你的感覺是如何?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對孩子說愛你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會對他說我愛你寶貝,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我們的愛卻越來越難開口。

孩子依舊是那個孩子,可為何我們的愛卻很難開口了呢?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挑孩子的毛病越來越多,可在孩子心里他也會覺得:怎么長大了之后,越難讓媽媽滿意了呢?

愛他,可以說出來,這沒有什么不好意思??墒悄阋靼椎氖?b>愛是溫暖的,是正向的力量,是不求他人回報的,就像冬日的陽光暖暖的照到你的身上一樣。

為何有的孩子會膽怯?會缺乏安全感?其實是因為孩子的內在缺少愛,沒有愛作為力量的支撐,孩子很難依靠獨自的力量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作為父母,養孩子要比生孩子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因為他一天天在長大,時代一天天在進步,我們要把目光放的遠一點,去鼓勵和支持孩子的夢想。

愛與信任是我們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
    笨笨熊閱讀 526評論 0 1
  • 最近一段時間我在看一部《藍蝶之謎》的民國破案劇,只可惜錯過了前幾個對案情的認識,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每看一個案情...
    逸塵讀書閱讀 790評論 0 0
  • 本來有很多內心的獨白,可是一時語塞,什么也寫不出,很久很久沒有寫東西了,眼下不管寫什么都離不開百度,也許我就是那種...
    貝央美閱讀 16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