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的筆記-第22頁



奧野宣之在本章節介紹筆記的使用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四種。

說到做筆記,就必須先有一本筆記本和幾支筆。筆記本最好是新的,筆的話,可以多買幾只不同顏色的。

1.隨想筆記

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通過文字把它們記錄在本子上。這與日后的選書息息相關。

比如節假日在火車站看到的某個場景,有何感受,可以記錄下來,作為素材,便于以后選書,更便于寫作。

2.購書清單

一份清晰明了的購書清單才能幫助我們找到真正想讀的書。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有個輕重緩急,緊急事務首要處理。購書同理。把清單列出來,不僅可以找到真正想讀的書,還可以對自己讀書的先后順序有個排列,豈不是一舉兩得?

3.各種報道的剪報

盡量收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隨著自媒體的推廣和普及,紙媒漸漸退出了年輕人的生活。這樣有利也有弊。自媒體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閱讀。紙媒,比如報紙在事業單位還是被強制訂閱的。我們在閱讀報紙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剪下來,粘貼在筆記本上。

4.讀書筆記

將讀后感轉變成為文字保存下來。

我們在讀完一本書的時候,心里總會有些想法的。不管是對書中人物的評價還是對出版社的評價,或者是對紙質的評價,都可以記錄下來。這樣方便以后查找資料和與別人交流。

我在讀余華的《活著》的時候,感慨良多。福貴的遭遇讓我很心痛,同時也更懂生活的不容易,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他出生富貴家庭,因為自己好堵,輸光了家產,氣死了老父親,傷害了一直為自己付出的妻子,害得從未干活的母親和妻子不得不面朝黃土背朝天。妻子被老丈人接回去了之后,好在她回來了。

他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他家從此中道敗落,貧困不堪。幸運的是,如果當時他不輸光家產,被打死的就是他了。

這世界上,每個人能活著,都不容易。即使是現代社會,生活條件變好了,壓力卻從來不會變小。

昨日看到新聞,華山景區的一位男子在自己解開繩索,調下山崖。此前他還和前后朋友說笑,絲毫沒有任何異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請不要輕易評判他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