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臺簡介
? ? ? “詩書優游”國學分享交流平臺是由家長和學生共同發起和運行的以國學內容分享交流為主題的公益微信群。在這個平臺上,目前有幾個大一點國學有基礎的孩子,每個人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每周或者每兩周錄制一個分享的音頻文件,在固定時間發布,他們的身份就是這個群的主播。希望孩子對國學產生興趣的家庭以親子的形式加入作為聽眾并每周反饋一次。聽眾在堅持反饋一段時間后可以申請成為候選主播,候選主播實習通過可以成為主播。這一互動交流的簡單規則,使得主播和聽眾之間能產生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效果。希望通過這個分享群給有基礎的孩子提供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讓他們以講促學。對于希望孩子對國學產生興趣的家庭來說,也可以找到一個讓孩子跟同齡人交流的空間。當然,也希望通過大家的分享交流讓國學中的精華浸潤更多的家庭。主播們分別負責不同的主題頻道。目前平臺已經有蒙學、古典詩詞、歷史、古典小說四個頻道。平臺自2018年3月25日開始運營,目前有近三十個家庭參與其中。作為一個開放的公益平臺,每半年有一次開放加入的機會。但正式加入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并通過結業測試。
“詩書優游”詩詞頻道主播百合自我介紹
? ? ? ? 大家好!我是“詩書優游”詩詞頻道的主播百合,一直在國際學校上學,目前是六年級。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之一就是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動回饋和影響自己的學校、社區或社會,而且我非常喜歡古詩詞,希望能把古詩詞的美傳達給更多的人,所以我加入了“詩書優游”這個公益的服務平臺來做詩詞頻道的主播。我希望通過給大家分享古詩詞鍛煉自己,同時也幫助大家和古詩詞成為朋友。在古詩詞頻道中,我將結合四季變化、節日時令、兒童趣味來選擇貼近少年兒童生活的詩詞,并且每一首詩我都會分享朗讀、標平仄、誦、吟等各種可以和詩詞玩的游戲,這些游戲的具體介紹和玩法有專門的文檔和音頻供大家學習參考。我希望聽眾們在聽了我的分享之后能把詩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發現詩詞的美。為了讓聽眾們在體會詩詞語言、內容、意境的美之外也能夠直觀地體會各種詩詞體裁的不同特點,我會按照七絕、五絕、五律、七律、古詩、詞的小令這樣的體裁順序進行分享,每種體裁分享一定數量的詩詞后再轉入下一種體裁詩詞的分享。我的古詩詞頻道會每隔周周二發布新的分享內容,歡迎大家收聽,同時非常希望能聽到或看到聽眾們的反饋。讓我們一起和詩詞同行吧!期待大家都能和詩詞交上朋友哦!
本期分享
大家好,我是百合。清明過后,百花盛開,一年中最美的春日來到了。你都讀過哪些描寫春日勝景的美妙詩句呢?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首仄起式七絕:朱熹的《春日》,是不是每到姹紫嫣紅開遍時就會浮現在你的腦海里呢?
往期分享內容回顧
找入聲字和標平仄模板
? ? ? ? 圖中入聲字是用一個小黑點表示的,這個小黑點藏在每一個入聲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鍛煉自己當偵探的本領,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聲字以后,就可以玩“標平仄”這個游戲:在所有的平聲也就是的一聲和二聲上面畫一橫,這個符號表示平,不過千萬要注意,有些一聲或二聲的字實際上是入聲字,要標成仄聲哦!然后在所有的仄聲也就是三聲、四聲和入聲上面畫一豎,這個符號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會標也沒關系,可以對著我分享的圖片找到每一個表示平仄的符號,照著標在你的詩上就可以了。不過,我非常推薦你們自己挑戰一下,然后再與照片對照。
朗誦、誦和吟的音頻
? ? ? ? 朗誦、誦和吟都是在嗟嘆和詠歌中體會詩詞節奏和韻律的好辦法哦!在吟誦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把所讀的詩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同時切實感受詩詞的美。
賞析文本
下面是這首詩的賞析文本。有什么想交流、溝通、評論或提問的,都歡迎@我哦!
? ? ? ? 轉眼間,草長鶯飛、春意盎然、百花齊放、萬紫千紅。伴隨著一日暖似一日的東風,千朵萬朵的花兒綻開了笑臉,枝頭的鳥兒們每天嘰嘰喳喳唱個不停,就像朱自清在他膾炙人口的散文《春》里寫的那樣:“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這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簡直令人目不暇接。雖然“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一場不期而至的陽春四月桃花雪給北京帶來了倒春寒,使得這個清明節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而是“清明時節雪紛紛”,確實是春寒料峭,但暫時的寒冷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更擋不住百花次第開放的濃情蜜意,我們終于等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春日再次回到人間。為了不辜負這大好春光,這個清明假期你是否也忍不住出門賞花了?在看到桃花紅、杏花白、迎春連翹黃燦燦、櫻花梨花競相開時,是不是一定會有一句詩自然而然地浮上你的心頭?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或者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當然,一定還有很多很多的可能,因為春花秋月是詩人最鐘愛的題材,描寫春日百花盛開的美妙詩句也像春日的繁花一樣多!今天我就要給大家分享一首描寫這最美春景的著名詩篇:朱熹的《春日》。
? ? ? ? 《春日》這個題目不需多說,不過這首詩的作者——朱熹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了。但實際上,這首詩的作者朱熹在宋朝以后的讀書人中可是比李白杜甫更加大名鼎鼎也更加重要百倍呢!不相信嗎?那我想問問,古代的讀書人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對了,那就是“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呀!許許多多的古代戲曲故事都是以男主角高中狀元然后和女主角洞房花燭的大團圓結局收尾的。那怎么樣才能金榜題名呢?當然得苦讀詩書了。那你們知道宋以后的讀書人要讀什么書?考試的時候考什么題目?判卷標準又是什么嗎?宋以后讀書人最重要的是讀《四書》,那《四書》指的是什么呢?四書是四部最重要的儒家經典,分別為《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而在朱熹之前,實際上《大學》和《中庸》只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孟子》也不是特別被重視,也就是說宋以前重視的是五經。正是因為朱熹把這四部著作放在一起,并精心為它們作注,寫成了一本叫《四書集注》的書,才確立了這四部書的經典地位。宋以后科舉考試的題目就基本上都出自《四書》了。而判卷標準就是朱熹的《四書集注》。明清的科舉制度,均以《四書章句集注》作為題庫和標準答案,所有的答卷、觀點均不可違背其中的說法,成為了真正金科玉律。那為什么《四書集注》是當時讀書人的標準教材呢?這是因為朱熹繼承和確立了由程頤和程顥開創的理學,并把它發揚光大,成為在宋代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至于到底是什么是程朱理學,雖然我跟著檀老師和媽媽讀過一點《四書集注》,但說老實話我自己也不太明白,我希望以后等我能明白一些再跟大家分享。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到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首詩的作者朱熹更重要的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與教育家,而不主要是詩人。這也可以從后人對朱熹的稱呼以及對他的態度看出來。后世的讀書人和研究學問的人通常尊稱朱熹為“朱子”。大家想想,都有什么人我們才會尊稱他為“子”?“孔子”、“老子”、“孟子”、“莊子”、“荀子”這些人都是偉大的思想家,他們是某一家思想的開創者。而無論是“孔子”、“老子”還是“孟子”、“莊子”、“荀子”都是先秦人物,也就是說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先秦諸子百家,都被尊稱為“子”。而秦后稱“子”的卻寥寥可數,例如《三字經》中提到的“文中子”和“荀楊”中的楊雄,揚子,除此之外被稱作“子”的就是程朱理學的大程夫子程顥、小程夫子程頤和朱熹朱子了,可見朱熹是一個多么有學問的人,他的《四書集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是絕對不可低估的。朱熹的崇高地位我們還可以從旅游景點中的一個細節看出來。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至圣先師”。所以喜愛傳統文化的人都會去山東曲阜瞻仰孔府、孔廟和孔林。如果你去曲阜孔廟的話,在孔廟中就能看見朱熹的牌位。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的先賢,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中。
? ? ? ? 朱熹生活在南宋時代,之所以叫南宋,是因為他只有秦嶺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它是在北宋靖康之恥后在江南建立的政權,與北宋合稱宋朝。岳飛著名的《滿江紅》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恥”指的就是1127年的靖康之變。那一年,北宋首都汴京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被金人攻破,并且兩位北宋的皇帝宋徽宗與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北宋就此滅亡。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于難,在應天府繼承皇位,后來定都杭州,史稱南宋。南宋非常軟弱,一直向金人俯首稱臣,中后期奸相頻出,朝政糜爛腐敗。朱熹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場和思想觀念與當權者不和,所以仕途頗為坎坷。晚年個人失意,國家也日趨崩潰,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發憤著書立說、教授弟子,成為一代理學大家。
? ? ? ? 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對我們真正理解這首詩的深層含義是非常必要的。為什么這么說呢?等我們細細品讀了這首詩的每一個字后就會知道了。
? ? ? ? 朱熹的這首《春日》描寫的是春日的美景,這春景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早春,而是群芳爭艷、百花齊放、“煙柳滿皇都”、“上林花似錦”的仲春。這首詩不叫“早春”而叫“春日”的原因也就在此。那在這樣一個“出門俱是看花人”的仲春時節,詩人的筆下又會有什么絕妙佳句誕生呢?
? ? ? ? 先來看這首詩的第一句“勝日尋芳泗水濱”。《說文》中說:“勝,任也。”,《爾雅》說:“勝,克也。”。“勝”這個字本義是勝任,戰勝。又引申出了戰勝,勝利、能承受,能承擔的意思。后來又引申為名勝古跡,引人入勝中“勝”的用法,指的是美麗的風景、美麗的地方,因為這里的風景比別處的要好看,勝過別的地方的風景。總之“勝”就是超出平常之處。范仲淹《岳陽樓記》“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中的“勝”也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詩中的“勝日”指的就是天氣晴朗,美麗的日子。“芳”的意思就是香氣,花草的香味,春天百花齊放,也就是說作者在這個天氣晴好的日子里出門“尋芳”,就是要去看花,踏青的。“泗水”位于中國山東,在古代是淮河的一大支流,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講學,教授弟子,所以在古詩文中“洙泗”就用來指孔子講學之地,或者直接代指儒家思想與中原文化。例如張孝祥《六州歌頭》中“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陸游《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中“洙泗日已遠,儒術日已喪。”、《墨梅》的作者王冕的《汶上·其一》“汶水連洙泗,源源有所歸。”這些事中所提到的“洙泗”都是朱熹這首詩中所用的意向。“濱”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水邊。那么這句詩就是說一個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到泗水邊上去游春。但在朱熹生活的南宋時代,泗水一地帶早已被金人占領,朱熹不可能到泗水之地,那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這里我先不回答這個問題,請大家先思考一下。
? ? ? ?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句“無邊光景一時新”。“無邊”指的就是沒有邊界,到處都是美麗的春色。“光景”指的就是風光景物,是詩中經常用的詞語。那光景和風景有何不同呢?光景的范圍更廣,而風景的范圍卻小了。所以“光景”與“無邊”相呼應。“一時新”指的是煥然一新,指改變陳舊的面貌,呈顯出嶄新的樣子。這句就是在說不想這無邊的風景,竟然在一時之間就變換成新的了。
? ? ? ? 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指的就是平常、輕易,這個詞在詩中也很常見,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于謙的《石灰吟》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jian]友》中“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等等。“識得”就是識別的意思。“東風面”指春天,春天會有東風吹來,所以詩中經常用東風代指春天,例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韓翃的《寒食》中“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等。這句就是說因為“無邊光景一時新”,所以誰都可以很容易的認出春天的面貌。
? ? ? ? 最后我們來看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在美麗里的春天里,朱熹出門到泗水之濱去賞花,他看到了絢麗多彩、五顏六色的花朵,所以用“萬紫千紅”來形容這美麗的風景。因為這四個字概括春天的美景十分精煉、傳神,所以“萬紫千紅”成為了一個很常用的成語。俗話說:“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當萬紫千紅的百花都已經盛開,那不是滿眼望去到處都是美好的春天嗎!所以才說“萬紫千紅總是春”。
? ? ? ? 這首詩非常有特色,從字面上看,他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在描寫春天的絢麗多彩和生機勃勃。“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里,到泗水之濱尋訪春天的美景,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只要能知道這是春風的恩惠,那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再怎么改變,總歸就是春天了。”但是,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朱熹生活在南宋時代,昔日的孔孟之鄉,文化中心早已被金人占據,那朱熹又怎么可能到泗水之濱去春游呢?實際上朱熹一生也沒有曾經到過泗水之濱,所以他在這里寫“勝日尋芳泗水濱”一定是別有深意的,這就是這首詩的深層含義,也就是它所蘊含的哲理。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所謂“尋芳”的深層意思就是指尋求圣人之道。而“東風面”指的就是那個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圣人之道。只要能夠識得這個圣人之道,那么就像萬紫千紅的春花無一不代表春天一樣,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也都能體悟這個圣人之道。這首詩告訴人們只要尋找,就會感受到春意盎然,有無限的新東西。以此來說明只要探索,就會在學問上有所收獲,日新月異,精進不已。
? ? ? ? 像朱熹這首《春日》這樣通過描寫景物來表達深藏的道理的詩就叫哲理詩。這種詩內容深沉、含蓄,將哲學的抽象道理含蘊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作為一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就是以哲理詩著稱,比如《觀書有感》二首,第一首“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第二首:“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以水漲船高則能夠行駛自在,形象地比喻做學問或者是搞創作都要注重積累,只要積累足夠多了,自然就能夠熟極而流、駕馭自如。不只是朱熹,其他的理學家寫的詩也具有這個特點,例如程顥的《秋日》、《郊行即事》等。實際上不光是理學家所寫的詩,宋詩的整體特點都是以講究理趣而出名,比如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都有這樣的特點。這也是宋詩和唐詩非常不同的地方。唐詩的語言一般通俗易懂,以寫景抒情為主,不太注重哲理的抒發。但宋詩大多都蘊含哲理,而且是通過描寫很自然的生活現象來解釋深奧的道理。兩者各有優點,并沒有上下之分。
? ? ? ? 最后,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一遍吧:“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 ?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不要忘記和這首詩玩詩詞游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