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這本《百歲人生》吧

前幾天在“得到”app聽了一本書,百歲人生,里面很多的理念雖然讓我腦洞大開,可是我卻迅速的接納了,因為與我長久以來的很多想法很一致。

說中國人現在的平均壽命是75歲,比建國初期的40歲提高了近一倍,而WHO最近15年的統計,世界上人的平均壽命增長了五歲,而中國人遠遠不止,那么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也許30年后,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能夠達到100歲。

這本書是個老外寫的,據說是2016年最牛叉的十本書之一,他說如果人類壽命達到100歲,這個命題成立,將出現哪些變化?就只說幾個例子吧。

1.?

三階段人生會變成多階段人生,什么意思?

就是說在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0歲的時候,人在20歲以前是讀書,20-50是工作,50以后退休,就是這樣的三階段。

可是人在平均壽命達到100歲的時候,不會只有這三個階段了,人們可以在20歲以后工作,然后工作幾年攢夠了錢去環游世界,然后再回來創業,然后再去學習深造,甚至可以到了70歲再去學習,學習回來繼續創業,所以人生可以是多個階段的。

當然還有一個大家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就是財務和工作的問題,一旦人的壽命達到100歲,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三階段人生,以往在第二階段積累的財富,可能很難在支撐你的養老。

書中有這樣的一個比喻,如果說傳統的三階段人生是一場時間不長的音樂會,聽完三個樂章就散場了。那么多段式人生就好比一場跨年聯歡晚會,不但有很長的節目單,每個節目單時間都不能太長,中間還要安排一些觀眾休息時間(比如環球旅行,讓人生有個中場休息),只有這樣,整臺晚會才會撐得起來。

2.

不斷的自我更新,自我革命,擁抱新事物。

在多段式人生中,如果你不去時刻做好準備,時刻準備去接受新的東西,廢棄舊的東西,包括經驗、學歷、知識,甚至是三觀,想吃老本,那終究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就我自己而言,我覺得未來社會,多領域的學習,做一個“斜杠青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心理學而言,如果你只懂心理學知識,沒有經驗,不懂哲學,不懂民俗,你就不能面對不同的來訪者,因為每個人背后的文化背景都可能是不同的。

如果不懂一點經濟學,那么即使你心理學學的再好,不能去很好的銷售自己,也無法使自己的價值得到完全的體現。

如果你不懂一點理財,你又如何讓自己想去學習一些新技術或者想去環球旅行的時候,有足夠的資本呢?

如果你不懂一點時尚和化妝,你如何讓自己在外觀并不是很出眾的前提下就給別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呢?

此外,任何行業的基本知識都懂一點,對于人際的交往也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都懂一點,生活才會過的更加有樂趣,畢竟人生已經達到100年了呢?

100年什么概念,就是說當我們50歲,過去有的人這個年齡已經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時候,才只過了一半的人生。

3.?

未來大量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城市和地區之間的差距會更加明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會使社會分工出現嚴重的兩極化。作者把這種現場稱為“中間行業被掏空”,就是說最頂端的原創性工作,比如科技、設計、文化創意、娛樂業等得到保留和發展,最底層的,比如服務業,也會得到保留和發展,而中間的具有重復性、容易被指令的行業,比如公務員、律師、醫生、銀行職業等等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聽起來有點恐怖,表示作為醫生的我,也覺得很恐怖,那么怎么辦,我想了想,未來社會發展這么快,也許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不會被取代吧,那就讓自己多學點知識吧。

此外,未來社會職業的兩極分化,可能會導致智慧型城市和超級大城市的行業資源優勢、人力資源優勢越來越明顯。

4.

跨年齡的交往成為主流,各年齡段之間的代溝被徹底打破。什么意思?

就是說未來30歲女人找50歲男人,30歲男人找40歲女人,將并不會成為什么罕見和奇怪的現象,而是一種常態。

在這里我想到以前聽邏輯思維關于人的發展的一段音頻。里面說到:在非常遠古的時候,直立人可能是個偶發事件,可是在幾萬年以后,直立人成了正常事件。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歷史的發展往往都來自于偶發事件。而就現在來說,目前社會上的一些大家不能接受的現象,比如活到100歲,比如60歲開始創業,比如28歲女人嫁給82歲老男人的事件,在未來都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一種常態。

還有一個可能的變化就是在多段式人生中,人們的選擇會變得越來越慎重。其實現在的社會已經得到了體現了,最典型的現象就是人類婚戀事件的普遍推遲,人們不急著找工作,不結婚或晚結婚,晚生孩子或者選擇做“丁克族”,作者說,這種社會“反成熟”現象開始成為趨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人們不想喪失選擇權。


聽完這本書,其實蠻多感慨的,最深刻的體會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事業并不是就是這輩子必須要做的唯一的事情了。我們有太多太多的選擇。

在我看來,我有一點不認同作者的地方在于,我覺得多段式人生,選擇權更多了,因為多了,所以不害怕選擇錯,因為我們有更多機會再做重新的選擇。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有趣,如果壽命達到了100歲,我們就更應該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參與各種可能的活動,將個人價值發揮到極致。

馬斯諾的需求原理的金字塔最高層說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偶發的事件也許到了多段式人生,就可以變成多發事件了。

也許有人會說,你覺得你的體能可以跟上么?我不覺得跟不上,因為適者生存,既然人類的進化讓我們的年齡達到了100歲,相應的,體能也會隨之改變,看看現在那些70多,80多,依然身體矯健的老爺爺、老太太,他們都是現在的偶發事件,也許未來我們都會成為現在的偶發事件。

無論如何,希望總是要有的,就讓我們給時間一點機會,相信我們的人生會越來越精彩吧。

以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安裝smaba服務: yum install samba samba-client samba-common ...
    m_gg閱讀 491評論 0 0
  • 目的: 新建Tab頁,根據名稱判斷是否重復,如果重復那么打開該頁,否則新建。 獲取當前打開頁面的index。 關閉...
    全棧未遂工程師閱讀 1,14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