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A喜歡古代文學,喜歡古人,喜歡一切舊的東西。喜歡復古,喜歡Z國文化。A認為只有Z國歷史文化才能觸動她的靈魂。A常常被古代或者近現代的古人或者學者的事跡感動的淚流滿面,A很崇拜他們,甚至恨不得生在他們的年代,這樣就能見見她心中的大神了。A常常說,古代民代的好多大家才是真正的大家。A同樣喜歡看時政新聞。每每看到H國盜用了一切Z國的古代文化,還對外宣稱全是自己國家的。她便會很生氣很生氣,氣H國無恥行徑,又氣Z國青年一代對H國的追捧。她氣H國在Z國撈金無數,外交上又經常對立Z國。她氣Z國的年輕一代,“腦殘玩意兒” 她經常這樣罵。
This is B
B喜歡追逐潮流,喜歡時尚,喜歡一切被推崇為時尚的東西。時尚色彩,新潮的服飾,新出的唇色。雖不能如數家珍,但她都能說一二。B喜歡H國明星,喜歡當下最火的BB組合,喜歡他們的音樂。她常說BB的音樂有一種令她頓時開心起來的魔力。當然B只是喜歡,沒有迷戀。B喜歡看H國的電視劇,電影。B在兩年間前后看了12,3部電視劇。B同樣喜歡看時政新聞,軍事,外交都會看。每每看到Z國外交方面的舉措,她會覺得很有安全感,會覺得生活在這樣的國家很幸福。每當看到H國盜用Z國文化,她會一笑了之。她覺得這反而是Z國一種力量的體現。
A與B相遇了
幾乎可以說兩人喜歡和欣賞著不同的東西,有著不同的價值觀,所以A與B在一場爭論中不歡而散。
“這一部Z國的電視劇又是翻拍了H國的。”B看著新出來的劇說道。
這可不得了了。
A聽到后特別生氣,她早就對H國電視劇荼毒Z國年輕人不滿了。
"嘿!你怎么不說,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朝代都是抄襲我們的。”B對這莫名其妙的怒火懵了,“我只是說,這部劇而已。這部劇z國抄襲的h國的。”
A已經怒火中燒了,“呵呵,你就知道一天說,我們抄襲他們。你怎么不說,我們有多少文化被他們抄襲盜用了。” B也生氣了,她覺得A特別幼稚,一部劇而已何必要上升到國家的層面。“你能不能別這么幼稚,我只是單純的說劇而已,你至于嗎?”
A很生氣很生氣,她覺得首當其沖自己有義務罵醒身邊被荼毒的B,“腦殘!” “你就知道他們如何如何,z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豈是一個彈丸小國可以學完的。” ?B怒了,“我沒說那么深,簡單的說一個劇而已。再說我喜歡誰關你什么事,就像你一天喜歡那些逝去的人一樣,也跟我沒有關系。”
A覺得自己有義務罵醒B,“那你不要表現出來啊,你每回那么熱衷于他們的電視劇,他們的Bz明星。腦殘,你要是喜歡的話你出去啊,不要讓我看到。” “誒!你憑啥讓我出去啊。真是可笑!我喜歡啥關你屁事!”
B很生氣了,她覺得簡單一句話而已,引來一連串的責罵,最終她不想再與A爭論。她聽到A還在一邊碎碎念一邊在網上搜一些證據,來證明那部劇不是z國抄襲h國的。
你是A還是B
你身邊可能有A這樣的人,也可能有B這樣的人,或者也可能你是她們中的一個。
若站在A的角度來看,B是崇洋媚外。
若站在B的角度來看,A是極端愛國。
我們無法判斷這兩種人誰對誰錯,因為我們可能就是他們中的一類人。
這一切只因為價值觀不同。
(或者還有家庭環境,從小成長的氛圍不同等各種因素。)
我寫這篇文章時,想到網絡上一些人或者身邊一些人,因為觀點不同,所以總是會輕易否定別人。可能會因為自己不喜歡,所以看到別人喜歡也會覺得厭惡。
或者有沒有一種感覺,如果有人喜歡的追捧的恰巧是你討厭的,你會不由自主的罵對方腦殘。或者如果你喜歡的對方不喜歡,甚至感覺你追捧的這件事很奇怪,會讓你變成一個腦殘。
因為習慣了以自我為基點的生活方式,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啊,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信仰。
我們不能要求他人怎樣,但希望你自己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a.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的喜惡
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不聽,或者左耳進右耳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把自己的喜惡強加與別人之上
c.不要讓你的喜惡影響到別人
如果你知道對方討厭什么,你還一天到晚念念念。那就是你自討沒趣了,哪怕是你喜歡的。
d.保持客觀的態度對待每件事
一件事被人喜愛或者厭惡都是有它的道理的。不要只看事物的一面。
其實這是今天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你有猜出來我是誰嗎?我是人物B,因為一部劇和身邊的朋友爭論到不歡而散,雖然本意并非如此。本想作為一個吃瓜群眾看劇,結果卻引發了一場口舌之爭。爭論完的我,越想越氣,于是想發篇文章抹黑她。(哼!)
其實是想寫篇文章來提醒自己,冷靜自己。希望自己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可以在以后的交際中換一種方式來與人交流。
可能我的文章不是很精煉,甚至有些拖沓。因為是第一次寫。做的不好,還請諒解,今后我逐漸會提升自己,嘿嘿。
最后我要記得三句箴言: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和多喝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