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挑戰日更打卡917天,沒有存稿,沒有使用過復活卡。這不算什么難事,畢竟100字發文就能打卡成功。而在從容小主不寫就出局打卡群,要求打卡文字不少于800字,這就有點難度了,在這個群里我依然堅持沒有存稿挑戰自己!
外出旅行的27天里,我沒有存稿挑戰日更,還用文字記錄旅行中所見所聞,寫成了系列文——《出行小記》!每天一章,共27章,4萬多字。
不是說自己的文字有多好,而是養成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成文的習慣,這得益于我平時記錄的好習慣。看書習慣摘抄,有觀點不方便成文的時候,就記在手機備忘錄里,隨時調用。
自從開始在平臺碼字,生活中的見聞,所思所想,以及身邊的人和事都成為了我寫作的素材,而且但凡外出,電腦、手機、充電寶成為必備產品,外出旅行也不例外。
這次外出看大海是我多年的執念,選擇了背包游,提前做好攻略,當天跑累了就休息半天,時間安排上不趕。
在外面跑一天看過風景,品嘗過美食,晚上洗漱后就是碼字的時間段,早起再寫一篇。
有時候換下一個地方的時候,火車上也是發文的場所,而且小場所,大江湖,依然有人間百態,留心觀察,素材是不缺的。
回家的最后一程,要在火車上度過46個小時,而且包廂里還有兩個精力旺盛的小朋友。在嘈雜的環境里完成日更不是難事,難的是火車穿行在大山里的時候,沒有信號,往往一篇短文要寫幾次,每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長。
不用存稿,在任何環境下只要有網就能發文,這是我長期練習的結果!
持續輸出的過程中,我明顯地感到儲備不足。最近幾年閱讀量下降,多半是聽書,畢竟沒有讀書效果好,而且還不方便記錄。
寫作是個輸出和輸入相輔相成的關系,最近修改文字中,我明顯地感到:
第一年,數量雖少,但文字質量還可以;
第二年,數量增多,質量尚可;
第三年,數量倍增,但質量不盡人意。
過往的文字數量并不代表什么,多半都沒有修改的價值,躺在私密的溫暖懷抱里,表示它們曾經來過就足夠了。
接下來的文字寫作走向,以故事文和長篇練習為主,但不刻意去投稿;勻出一部分時間來閱讀,增加一些技能。
更主要的是要學習電腦操作知識,這是我的短板,無論以后寫作到何種程度,文字是要見天日的:排版,文檔是拋不開的過程。
相信自己,無論小主老師要求我們哪個時間段打卡,堅決不用存稿——她挑戰我們打卡的時間,我挑戰自己任何時間點都能成文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