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會話題回顧:《011:8分鐘古希臘藝術》

大家好,歡迎來到盧浮會的藝術小客廳,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個關于西方藝術史的8分鐘系列話題。我們之前先從西方藝術史上的各個時期以及不同的藝術表現做了總體的介紹,接下來我會分門別類地來進行介紹。我們現在進行到古代文明的第三個文明——“古希臘文明”藝術表現的內容上。對于之前的內容,我們同樣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來回顧:1、之前的話題語音已經轉錄成文字放到“盧浮會”微信公眾號上,并配有相關圖片可以查閱。2、話題語音已放到了喜馬拉雅電臺的“盧浮會藝術小客廳”中,同時里面也有關于西藏和敦煌藝術的內容,大家也可以去收聽下。我先把相關的鏈接發給大家,這些鏈接也可以直接通過“盧浮會”的微信公眾號中找到。此外,將二維碼也發給大家,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也可以一起來討論、交流,相互進步。

現在我們開始今晚的介紹,今天所要講到的是“古代希臘文明”。關于“古代希臘時期”,實際上我們指的是從公元前8世紀的古風時期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世紀左右被羅馬共和國征服之前的這段的時間。在此期間希臘的大地上蘊育出了古代希臘文明,而在這之前也有一些希臘文明的出現(從小亞細亞到愛情海沿岸)。但我們不能完全把希臘沿海或將小亞細亞地區所有的文明都稱為“希臘文明”,這樣的稱法也是不準確的,這將有礙于我們去理解一些藝術作品,而實際上它應當被稱為“愛琴海文明”。所以我們首先就需要來大致地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只有了解了這些概念,會區分不同階段的文明,才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文明的藝術表現。


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所要介紹的幾個文明。首先我們要介紹到的是愛琴海文明中的兩個非常璀璨的文化特征,相信很多人也去過這兩個地方:一個是克里特島文明,而另一個是邁錫尼文明。這兩個文明的時間已經標出來了,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差不多有4000多年的歷史。當然,這比起我們之前所講到的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兩河文明開始的時間要晚,但是它們在同一時期時也會相互有所借鑒。

我們可以看到克里特島文明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生活化以及非常細膩。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壁畫多數采用了“薄涂法”,同時采用了早期壁畫最基本的形式,這跟后來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的“濕壁畫”有非常大的區別。


克里特島出土的杯狀物(1600BC-1450BC)


公牛像(1600BC-1450BC)


克里特島時期壁畫復制品(1929年復制)


第二個邁錫尼文明可以說是古代巨石文化的遺留。像“獅門”、“圓形陵墓”等都是重要的遺跡,形制巨大,所以我們又叫這樣的建筑為“庫克羅比亞”。“庫克羅比亞”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族,所以從邁錫尼文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要是以炫耀武力和強壯的藝術表現形式。

我們又將克里特島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合稱為“愛琴海文明”。愛琴海文明歷時800年之久,它也是古代希臘文明的一個開端。


獅門


圓形陵墓


邁錫尼時期壁畫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第三個文明,則是多利亞人所統治的“黑暗時期”。像古希臘的著名詩人荷馬就生活在這個時代。荷馬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又或是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人?我們這里不再作深入探討。在這個時代中產生了另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赫西俄德。我們知道古希臘神話被分為幾大體系,而這幾大體系中描繪的無論是神還是人,又或是英雄,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而這樣的關系最終被赫西俄德的一本有名的書《赫西俄德神譜》串聯起來,所以我們今天才能夠知道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誰是誰的父親,誰是誰的情人等這樣的關系。我們還把這個時代稱為“游吟詩人時代”或“荷馬史詩時代”,同時也稱其為“黑暗時代”以及“野蠻時代”。在人類的文明史上總會出現一些所謂的“黑暗時代”和“野蠻時代”,而為什么會這樣稱呼呢?這是因為我們在考古學上沒有什么重大的發現,在這個時代沒有留下非常奪目或者具有時代標識的藝術品,并且這個時代所出土的一些藝術品反而會比之前時代的藝術品更為糟糕。

馬鐙形罐子(1300BC-1200BC)

緊接著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左右被我們稱為英雄時代。主要指的是神話中的英雄重生的時代。

下一個時代尤為重要,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希臘半島的文明便正式進入了希臘文明時代。我們提到的“古希臘”實際上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公元前776年希臘進入城邦時代,出現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它也成為了希臘文明開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而中國在公元前771年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開始進入了相互征伐的局面;與此同時期的西亞呢?則處在亞述帝國時期;而這時的希臘則進入到了一個文明璀璨的時代,開始了城邦制度。我們知道最早的城邦制度起源于西亞,而非希臘,我們在之前講西亞文明時已經講到過。這個時代中屬于早期希臘文明,藝術形式中出現了一些幾何紋樣,主要以纏枝紋和植物紋組合成的藝術形式出現。

花瓶紋樣(700BC-300BC)


希臘人憑借著在海上貿易關系,很快在地中海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知道在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之前在講到西方藝術史的時候也講到過亞述人開始入侵埃及,甚至滅掉了埃及的第二十五王朝。同時,他們也滅掉了猶太人非常重要的十個支派,只留下了兩個支派,后來的總總也就是猶太的歷史了。在這時埃及人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雇傭希臘軍來抵抗亞述人的進攻,最后也成功了。而此時有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希臘人這時進入到了埃及的本土,同時對埃及的文化和藝術進行了學習和吸收,所以我們能從現在還能看到的許多希臘的早期石柱中找到關于埃及的影響。我們又將這個時代的藝術表現稱為“古風時代的藝術”,其特征就是學習埃及藝術的特點;或者我們又稱其為“東方風格藝術”。這里的“東方”我之前也曾講過,在西方傳統的地理位置關系上所稱的“東方”主要指的是埃及。當然,在此時也會受到一些來自西亞藝術風格的影響,但最主要的影響還是來自于埃及。

彩陶酒壺(625BC-600BC)

到了下一個時代,則是希臘全盛時期的藝術,也就是我們所提到過的“古典藝術”。這里的“古典”一定是“古典希臘”的代名詞,我這里沒辦法去詳細地講解“古典”、“古典主義”以及“古典藝術”的區別,這三個名詞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我們一定要記住在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這段時間被稱為“希臘藝術的全盛時期”、“古典時期”以及“菲迪亞斯時期”、“伯利克里時期”或是“帕特農神廟時代”。這個時期表現希臘藝術走向了最高峰,在此期間還發生過兩次戰爭:一次是對外的“西波戰爭”,另一次是對內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個時期所體現出的希臘古典時期的藝術特征為崇高和優美,用溫克爾曼的一句名言來概述,所提煉出的四個字是“靜穆、高貴”。

陶器(370BC-350BC)

那么到了下一個時代,尤其是在公元前331年時,亞歷山大皇帝開始東征。我們甚至可以往前推,大約在公元年前340多年的時候,亞歷山大帝的父親就已經開始著手統一整個希臘半島。而到了亞歷山大帝時代就更不一樣了,他開拓了一個我們今天所知的非常偉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或稱為“亞歷山大帝國”。在藝術史上,我們將這個時代稱為“希臘化時代”。“希臘化”與“古希臘”在文化思想上和藝術表現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像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拉奧孔”這些作品都是希臘化時代的作品,而非古希臘的作品,這兩個概念這里就不再展開介紹了。


米洛的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末)


勝利女神像(約公元前190年)


拉奧孔(約公元前1世紀)

那么,我今天就介紹到這,希望這些內容對大家理清藝術史的關系有些幫助。我也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關于“古希臘”與“希臘化”的區別是十分大的的,但往往會被很多人弄混,希望大家可以去注意一下。非常感謝大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