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年皮革行業進入了周期性的調整期,就連規模比較大的皮革城,也受到重創。今年的市場調整期,市場低迷的情緒也蔓延了各大皮革城。據某知名皮革城的一名商戶反映,今年的市場同比去年銷售額下降了一半甚至更多,按照今年的租金水平和人工成本,將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全國眾多皮革城經過市場的變幻,為皮革行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同的貢獻。但是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凸顯出來,比如體制,過度開發,又或者我們常說的“船大難調頭”。
皮革城的部分商戶之所以陷入暫時性的困境有很多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除了國家經濟調整、市場過度開發、租金壓力過大、周邊城市皮革城遍地開花,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因素導致的,那么今天皮樂樂將從六個方面大家一起分享皮革城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第一:體制
有些皮革城根本上來說是體制的問題,這種模式具有長期性和固定性。大多公司都想著上市,因為上市之后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可是上市意味著責任,公司必須對投資人負責,所以很多公司一旦上市卻成為一種前進的阻力。只有從根本上改變現有體制,尋求創新,才可以走出這個“怪圈”。
第二:借力
皮革城表面擁有的是一個市場,實際的資源遠遠不止。真正的核心在于商戶,如何“借力”,每個人的思維不同,就讓各位充分發揮一下想象力去訴說。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模式,皮革城建市場,設立租金機制,大家來購買產權或承租,已經是被淘汰的模式。未來商業中將不再存在“甲方”和“乙方”,而是深入合作的關系,并且組成難以攻破的聯盟。
第三:模式
皮革城的模式千篇一律,建立市場、收取租金、運營,模式幾十年如一日處于極為傳統的狀態。有些皮革城一直是采用大體量專業市場的模式,我們暫且不說這種模式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我想說的是,任何一成不變的模式到達一定歷史階段都是不堪一擊的。特別是在行業困難時期,一個新的模式必然取代傳統,甚至徹底顛覆。
第四:人才
人才問題是我幾乎在每一篇皮革行業分析類文章都會提到的一個問題,我們行業缺少人才,需要培養人才,需要拓展人才。行業內挖掘,行業外拓展,只有兩者結合,才會讓皮革行業有更良好的發展。我堅信,任何商業的主體都是“人”,人有最廣闊的思維,這是其他任何事物所無法替代的。
第五:集思
集思廣益是指廣開言路,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中外很多大公司都有“智囊團”,但是往往很多時候是“當局者迷”,智囊團也未必看出最根本的問題,提供最好的思路。往往卻是一個局外人無意的一句話,卻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集思廣益,設立一個商戶和消費者的意見收集機制,一定是勢在必行的。
第六:反思
在皮革行業迅速發展的這些年,皮革行業經歷了很多機遇與變遷,有些人發了財,有些人有了勢,也有人脫離了這個曾經熱愛的行業。我們是不是該反思,全國的皮革城,皮革皮草行業的生產廠家,皮革皮草行業的經銷商。孔子曰:三思而后行,指的是做事之前要謹慎考慮,再做決定。而反思則是在事后多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也就可以得到積累,便是我們的收獲。
總結:
此篇文章,言語簡練,只是給大家一個“框”,讓大家一起去思考,這就是文章中提到的集思廣益。其實不僅僅是各大皮革城如何走出困境,我們也該想一下作為皮革行業的參與者,我們該如何走出困境。我覺得,很多人曾經依托皮革城賺得盆滿缽滿,雖然整個行業面臨困境,還是需要給它寬容和支持,作為一名皮草人,我將為任何一個皮革行業的集體和個人感到驕傲,并且為皮革行業奮斗終身!
原文作者:皮樂樂張凱信
本平臺所發布內容均為原創作品, 不得私自轉載,否則我們將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