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一章是講新媒體運營,特別是公眾號的運營,所以是期待滿滿。
這一章看完,對于服務號和公眾號的一個合理的配置其實沒有看很懂。首先沒有看這章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服務號與公眾號有區別- -然后當然也不知道服務號只能每個月推送四次。看了這個之后,我跑去把我關注的服務號全看了一遍。
因為自己本身有一個公眾號,原定的是每個星期二和星期五更新,有小說,有隨筆,有影評。但是真的是懶,每次都拖延癥犯了,現在有400多個用戶,每篇的閱讀量才200多。
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沒有個人特點"。團隊有一個寫文章特別牛逼的男生,擁有一眾小粉絲,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我要怎么去發掘他的特點。知道主要打造個人標簽,但是有點困惑,怎樣去打造。
我問過公眾號的其他小伙伴,她們只負責寫文章,我那時候問他們,你們覺得,別人為什么要關注我們。我一直在想,別人看到什么了會關注我們。內容,寫的內容好,關注了;說話好玩,關注了;朋友推薦,關注了。但是,增長得太緩慢了。單純的寫隨筆和小說,我看不到怎么去做到爆發。
聽了船長有關種子用戶的選擇那個專題課和現在的學習,內容和差異化是我現在主要要改進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