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里也有一條“長樂路”

朋友選來讀的書,老實講如果是我自己選,我是不會讀紀實類題材的,這樣的話無疑就錯過了這樣一本好書。

我去過上海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也是在地下鐵里跑來跑去,來去匆匆。長樂路更是沒有聽說過,更別說了解了。這也是我對這本書稍有抵觸情緒的原因,還是害怕對書中人物所處的環境不熟悉,讀起來怕是無趣。

實際上是我錯了,買回書來磨蹭好了幾天,趁閑暇捧起來之后,就丟不下去了,一口氣讀完——這哪兒是寫的長樂路啊,這哪兒是寫的超級都市的大上海啊,這明明就是在寫你身邊的某條路,明明是在寫全中國的“長樂路”。

書中的故事不新鮮,書中的人物也很渺小,身邊或多或少總會有相似的人,相似的事兒,相似的景兒。讀下去的感覺就像是——扒拉開記憶里這些相似人和事兒,放幻燈似的,引得一頓唏噓不已。畢竟我們都是在這邊土地上,生活了幾十年的人,也曾經眼見環境的變化,也曾經聽過那樣掙扎著的夢想。

我的記憶力的那條路,叫做“中山路”,地處河南信陽,曾經也是法國梧桐遮天蔽日,曾經也是熙熙攘攘,現如今也砍掉了茂密的枝椏,拆掉了舊商鋪。百貨店變成了大型的Mall,冰棍兒攤兒變成了 KFC,盜版 CD 店變成了智能手機城。我們或許早已習慣這樣飛速的變化,對變化的適應能力,或許就是我們這樣小人物最偉大的能力吧。

感謝作者作為一個外國人,對中國這么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審視。以前也不曾知曉“和平隊”,讀了這本書之后,或許可以讀讀其他隊員的書,繼續體驗這種不同視角,看待我們熟悉的事情,所帶來的震撼。

最后附上一張,許久之前,或許是二三十年前,信陽中山路的照片——

信陽中山路(源自網路,侵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剛看了一集音樂劇 被里面演奏者的每一個指法產生的動聽的聲音所折服 迷人 正是對美的追求才讓人感受到當前生活的意義...
    卿羽君閱讀 279評論 1 1
  • 聽你細細吟唱 看你微風散亂的長發 還有那打著節拍不經觸碰的裙角 透過冰冷的玻璃屏 看著,卻遠隔千里 你在哪? 江邊...
    幽幽隨影閱讀 270評論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