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Day3

我們重新理解了注意力

坑與財富

如果從生活現象出發,你會發現自己被多少大坑環繞,它們有著極其合理、正常的面孔,甚至也會在短期給你很多好處,比如幫你在人群中找到了所謂歸屬感——湊熱鬧就好;比如替你省去自己做決策的思考——隨大流就好;比如帶給你一些成就感和安慰——幫別人瞎操心就好。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們破壞了你獲得并積累成長能力的重要資本,注意力。

與注意力相比,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再生;時間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本質上不屬于你,你只能試著與它做朋友,讓它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從這個角度望過去,人生其實是公平的,因為你的注意力確實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棄。所以,那結局是好是壞,其實真的是你自己選的。如此看來,很多人的敗局很早很早就已經定下來了,因為幾乎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已經養成了四處浪費自己注意力的習慣,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點點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這樣的人若是能夠成功,天理何在?

所以,你必須把最寶貴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兩個互動

當你能夠窮舉生活中浪費注意力的場景,那么起碼它會在你腦海留下印象,等到再遇上相似的坑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下意識的懷疑,發現問題是避免問題的開始。

做好對自己的注意力管理,記錄每天的注意力開銷,而非事件流水賬。

注意力是我們內在的選擇,它不像時間是游走在我們身體之外的東西,而是可以通過我們的控制完全為我們服務的。

所以當有些人問到為什么自己的行程滿滿當當,卻依然感覺無甚收獲時,我就會提醒他們,滿的,是你的時間;閑置的,是你的注意力;荒廢的,是你的成長。

重新理解注意力的寶貴,最終的目標是指導我們如何更好的使用它: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放在一切可以有積累效應的技能上,然后基于充分的學習、思考和磨練。有些技能在初期不會顯現出特別像一個“技能”的模樣,但是隨著積累的加深,它對你能力提升曲線的影響會變為指數式。復利效應的公式是(1+r)^n,其中1是你的七點,r代表每天的進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證,它一定得是正的。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愛上。害怕孤獨和真愛是有本質區別的,這種區別我們可以視作是“弱”與“強”的區別。因為真愛的意思是,你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寶貴的財富“浪費”在他們身上,這恰恰是掌握資源的體現。

最后,把注意力放在對整個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事情上去。

最終,我們的理解,回歸到如何通過合理消費注意力實現財富自由。這就不得不提到世上一種很簡單卻又長期成功的商業模式:把海量的廉價甚至免費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高價賣掉。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注定是貧窮的,因為他們終生被收割,終生不可能有真正有價值的產出,怎么可能最終變得富有?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孰輕孰重,那么我們的交易策略應該是什么樣的?用什么換什么相對更劃算?

《付費就是撿便宜》

現在,這應該已經是老規矩了:既然是值得話費注意力的文字,那就必須只字不差地讀完,并且還需要反復閱讀。

先讀這句話:

凡是能用錢買的其實都是便宜的。

這句話通常被誤解,肯定被誤解,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基礎觀念就是錯的——絕大多數人骨子里就是認為錢是最重要的。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他們在生活里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賺錢的困難。因為困難,所以難得;因為難得,所以重要……看似邏輯相當嚴謹。

但我們不同,我們已經知道了那個重要的事實:

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你的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是能讓你有所產出的唯一資源,你的時間其實不一定是你的,因為時間本身并不自動有所產出……你看看你身邊的人吧(甚至包括之前的你自己),沒有用處的時間是那么多,多到什么地步呢?多到你必須想辦法才能殺掉它們(killing time)的地步,所以你才不由自主地入坑,不僅入坑,還說實話入得挺舒服。

那現在我們知道高低輕重了,從價值上來看,順序是這樣的:

注意力>時間>金錢

你看,在這個價值觀之下,金錢其實是最便宜的東西。所以,能用錢來省時間的話,這肯定是很值當的交易,因為這是在用低價值資產換取高價值資產;而若是能用錢來保證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就是更劃算的生意,不是嗎?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花錢請助理是正確的。有些在意生活質量的人,會花錢請小時工來家里做保潔,在我看來這是劃算的(注意措辭,我沒有用“對錯”)——你看看有多少家庭為了雞毛蒜皮的家務吵架,你就知道有多少人完全搞錯了價值高低順序。只要花幾個錢,就可以免于吵架,那多劃算啊。

最近我用“助理來也”挺多的。干嘛呢?就是花五塊錢請別人幫我跑腿,幫我排隊,買一杯星巴克送過來。對我來說,這五塊錢真的很值。因為按照我的打字速度,十分鐘可以敲出來幾百上千漢字,要知道我在得到上每次更新不過是兩千字左右啊!只要五塊錢就竟然可以幫我節省一些時間,甚至幫我更多地保持十分鐘的持續注意力在寫文章上,對我來說,是不是格外超值?

我曾在某一篇文章里提到,我運用一系列的手段,最終做到二十多年沒有跟老婆吵過架……

先別管手段是什么,你先想想看,這個結果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呢?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因為在過往的二十多年里,我從未因為跟老婆吵架而出現一整天甚至多天心情不好的情況——你要知道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注意力是無法集中地,什么事兒都干不成,什么事兒都做不好,什么番茄時間管理法之類的東西再怎么有道理,其實就根本沒有“用武之地”,不是嗎?

現在再來看我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呢?說出來其實很簡單:

把足夠多的時間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話,也花足夠多的錢在她身上。

溝通就是需要耗費時間和經歷的。不是什么話說一遍對方就自動全方位聽懂了的,有時候需要說很多遍;甚至,少數情況下,需要翻過來調過去,變著花樣,從各個角度都闡述若干遍,直至自己和對方形成足夠完善的共識。只有這樣,才不可能產生誤會,才不可能出現某一方茫然不知所措。

隨便舉一個例子就知道了:絕大多數女生認為男生不及時回復短信,或者不馬上接起電話,就是不愛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表現……

可對我這種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來說,我們分的很清楚,知道短信是異步通訊工具,電話是不得已才用的即時通訊工具,各自有各自的用場。并且,對我來說,短信、電話這種隨時可能入侵、占有自己的注意力的東西,是格外必須有效防范的東西。

于是,我早就發明了自己的方法:

手機永遠設置為靜音,所有的push notification(推送通知)全都關掉。

我專注做事的時候,就是不該接受任何打擾的。等我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可以順手處理那些未讀短信和未接來電。

可我怎么讓我的老婆也理解這個貌似簡單明了的道理呢?真的不是講一遍就可以的。要講很多遍,要用很多次的事實證明、把每個身邊可以遇到的實例展示給她看……我這么做對自己有什么好處?更進一步,主要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別人發短信打電話找不到我的時候生氣到什么地步,又,從我這個角度望過去那個憤怒喲多么可笑,又,為什么格外可笑?即時通訊在什么情況下是必須的?異步通訊在什么情況下是更有效的?兩個東西既然都是通訊工具,是不是應該組合起來更有效?那,應該用什么樣的策略組合使用?

這種例子很多,但無外乎是一個本質:

我用我的大量時間與她進行有效溝通,最終使我不被無謂地干擾,讓我的注意力有更多持續的機會,有更多產出的能量。

這就是我們的方法,花時間換取注意力持續。

順帶說,許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間時間投資太少——就這么簡單。

之前我們就說過,我們的目標就是將來早晚有一天,我們再也不需要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時間——因為賣時間是不劃算的,因為時間的價值就是高于金錢的價值。現在可以給出另外一個角度的解釋了:

之所以你的時間能賣出去,就是因為總體上來看花錢買時間更劃算啊!

把這句話寫到一張紙上,貼在你隨時可以看見的地方,反復閱讀,甚至反復朗讀,直到它在你的腦子里刻出一個新的溝回為止,這樣才能讓這句話從此之后在你腦子里潛移默化地發揮它的作用。

凡是能用錢買來的時間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時間換來的注意力持續就是有價值的。

這句話也一樣,讓它在你的腦子里刻出一個新的溝回。


問答:付費就是撿便宜

○ 在工具上省下的錢,都會變成麻煩回來糾纏你。

在這一點上,我相信“麻煩守恒定律”。麻煩總量一定,解決麻煩只是一個分配問題。人承擔一部分,工具承擔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時間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的更多的是金錢。

○ 以現在的收入水平,衡量拿錢換時間是否值得并不合理。你應該比較的其實是這兩個:

- 這段時間可能給你帶來的潛在收入。

- 為了節省這段時間花掉的錢。

○ “思想這個東西是很實在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那些你踐行的思想其實最終會在你的大腦皮層形成新的溝回”。

○ 花了錢,把時間省下來,剩下來的時間,卻不知道如何創造更多的價值。

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尷尬。

雖然很多人贊同用錢買時間,用錢買注意力,但實際操作中卻總是猶猶豫豫。關鍵的問題就在于,剩下來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多出來的注意力要如何使用?

大部分人思前想后得出的答案是:不知道。

最后的結果可能是,為了省時間,不坐地鐵而選擇打車,然后在車上做著和地鐵上一樣的事情:看劇、刷朋友圈、刷微博。

這不叫省時間,這叫換個舒服的方式浪費時間。

拿錢換時間,換注意力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每天有所積累,有所成長。

把注意力放到能夠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讓這件事逼你拿出注意力,拿出時間,進而逼你拿錢去換時間和注意力。

這時你才會真正毫不猶豫地堅信錢才是最便宜的資源。

○ 很多時候,最可怕的事情甚至不是“得到后的失去”,而是從來就沒有得到過,進而不覺得自己失去了什么。

沒有體會過學習快感的人,不知道學會某項技能之后自己的生活會有多大改變,進而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么糟糕的。他們通常還會振振有詞的說:

>我不會也沒損失什么嘛!

同樣,沒有通過付費抵擋住廣告騷擾、享受過高清資源的人,不知道自己之前為了尋找盜版資源浪費了多少時間,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多少注意力。

重要的是第一步。相信方法有效是沒用的,自己不親身經歷一次,就沒法知道另一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重新理解了付費

不知道改用注意力去干嘛……

○積累知識

○磨練技能

○觀察生活

○思考未來

○創造價值

○經營人脈

○……

能做的事情多的去了,怎么可能沒事兒可做?可多多數人就是無所事事的——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思考都不曾認真過。

既然清醒了,就真的“認真過日子”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