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作者都無法想象,在1940年初版的一本書,在70多年后的今天,變成了一本閱讀主題的必讀書籍。而且,這本書成為很多同類書籍的基礎。書中作者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并針對每個層次進行了詳細的敘述和分解。
基礎閱讀
作者認為閱讀的第一層次是基礎閱讀,它是后面所有閱讀的基礎,基礎閱讀被分成了四個階段:
- 閱讀準備階段;
- 最初級的讀寫;
- 功能性讀寫;
- “成熟”讀寫;
閱讀準備階段相當于學前教育或幼兒園的學習經驗,身體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第二階段——識字——相當于一年級學生典型的學習經驗。我家孩子目前應該正處于這一階段,借助于拼音,他可以比較順利的閱讀課外書上的小故事,但僅僅限于讀過一遍而已,對故事情節、內容無法敘述,應該是真的僅僅停留在“認字”階段;等從小學或初中畢業,孩子們幾乎可以閱讀所有的讀物了,欠缺的是不夠老練,但是他們已經具備檢視閱讀的能力。
檢視閱讀
作者將檢視閱讀分為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以及粗淺閱讀。略讀指準備了解書本的架構,可以從書名、序、目錄頁、索引進行以及隨后的東翻翻西翻翻。粗淺閱讀要求注意能理解的部分,略過不懂的地方和細節,繼續這樣讀下去,只了解書本的大原則。
檢視閱讀需要具備一定的快速閱讀能力,書中介紹了采用手指移動,眼睛跟隨手指移動而移動的練習快速閱讀的方法。需要提高閱讀速度的朋友可以進行嘗試。
分析閱讀
關于閱讀的第三層次:分析閱讀,作者利用了大量的篇幅進行了介紹,因不是本次讀書的重點主題,暫時不做過多介紹。歸納下來基本上是下面兩大內容。碰到一本好書值得大家用心慢慢地練習此法。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正是目前準備學習的方法,其實主題閱讀也是閱讀的最高境界,它包含著上面已經介紹的三個閱讀層次。按作者的觀點,主題閱讀需要完成下列幾步:
- Step1 據主題列書單,檢視書單;
- Step2 找尋相關章節;
- Step3 構建統一的關鍵詞;
- Step4 Q&A理清問題整理答案;
- Step5 合并答案歸類到議題;
例如,我自己接下來一段時間準備就“時間管理”這一主題,進行適當的學習,勢必要開始閱讀,因為時間有限,最好是主題閱讀。那么我會按“時間管理”這一關鍵詞,借助網絡資源,順利的整理得到一份書目,通過檢視閱讀,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在極短的時間發現,這本書談的內容對我目前研究的主題到底重不重要,如果重要,選出其中涉及到的章節,進行閱讀。針對自己對“時間管理”這一主題的所有問題,從書目的書本上尋找各自的見解和答案,經過這樣的廣泛閱讀,一定可以構建出屬于自己的“時間管理”知識體系。
閱讀了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希望自己接下來可以盡快的實踐起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