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觀音》安心的悲劇為什么動人?

最近把海巖的《玉觀音》小說版又看了一遍,悲劇感一直籠罩著我。年少時從電視里看不到的細節和心理描寫都在小說中詳盡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讓我對安心和楊瑞的走在一起的坎坷,充滿唏噓。

年少時看電視劇并不了解小說里的背景,也不理解為何結局這樣悲慘,尤其看到后期楊瑞被鐘寧誣陷入獄,為了救楊瑞,安心的父母賣房傾家蕩產籌錢找人打官司,付出全部的財產,去救一個其實和自己女兒并無法律關系的人。看到這里我當時就落淚了,覺得安心很了不起,安心的父母更偉大。

然而,他們毫無怨言,并且祝福楊瑞和安心。他們是多么希望女兒能獲得幸福,愿上天眷顧,連從不迷信的他們也去廟里求開光的玉觀音。

安心說自己的命運之輪開始轉動起來,是因為和毛杰的相識。自從認識毛杰后,命運轉變太快,根本來不及招架。青春年少的欲望,因為立場的對立,悄然種下了惡毒的詛咒之花。

鐵軍的無辜死去,毛杰喪心病狂氏的報復,都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N+1遍。世上有一千種方式可以讓人生不那么累,安心缺偏偏選擇了這一千種之外的艱難模式。

在楊瑞告知安心父母他要娶安心時,這一段我看哭了。他們什么都沒有,打官司幾乎花掉安心父母這一生的積蓄,傾家蕩產,沒有工作,沒有穩定經濟來源,還得防著毛杰報復,這動蕩的日子,換做任何人,可能早已被生存的壓力壓垮,更別提對未來的憧憬。但楊瑞和安心,真實地擁有著彼此心意相通的鏈接。

悲劇之所以打動人,就在于不圓滿。

《玉觀音》之所以那么讓我印象深刻,離不開悲劇的主角安心。而安心的矛盾點,主要有三:

1)外表較小,內在柔軟堅強,而內核依然柔弱。盡管公安的職業訓練讓她看起來冷靜,理智,但是她對環境依然是被動的。比如和張鐵軍的愛情,看似平淡無奇,鐵軍也不了解內在真正的她,只當她是一個好媳婦人選:漂亮,能干,會照顧人。在鐵軍得知她背叛時,鐵軍的沖動,顯然和他的教養太不協調,他的沖動也釀成了悲劇,雖然他是被殺,個性中的沖動也是元兇之一。

2)安心說她一切悲劇源自和毛杰的相識,當然重點是發生了關系并有了孩子,盡管她自己一開始并不知道孩子是毛杰的。毛杰對安心的愛,論成熟度論深刻論論理解層面,不及鐵軍,更不及楊瑞的萬分之一。他因愛生恨,把父母的死去怪罪到安心的身上,開展殘酷的報復,而從未對販毒行為本身感到一絲絲愧疚和后悔;安心是緝毒警察,這兩者的身份是完全對立的,立場的對立注定無法在一個層面交流。但命運卻安排他們相遇,這可笑可嘆可恨的愛情啊!因為報復,毛杰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難道這不是命運的捉弄嗎?

3)就在毛杰被伏法,安心原本可以和楊瑞真正獨立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安心卻選擇了離開。故事并沒有在悲劇全部結束后來個大團圓,而是有情人不能眷屬。大概因為寶寶的離去毛杰的死同時給安心帶來沉重的心理打擊。安心說過,她不愿意毛杰去死,哪怕他販毒。只要想到過去他們曾經一起的時光,她不愿看到他死在自己手里。從這里看到,安心實在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楊瑞懂她的善良,也看到她的脆弱和堅強,他一開始看安心是因為外表,而當兩個人生死里走過后,他更懂安心,欣賞安心,敬佩安心。

求而不得,才更讓人向往,讓人印象深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