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別輕言放棄,你的倔強光芒萬丈

好的勵志電影常常會讓我們在熱淚盈眶中獲得力量,在一地雞毛的茍且中再次鼓起勇氣不斷向前。

恰如《阿甘正傳》、《當幸福開敲門》和《美麗人生》等眾多電影,成為了教科書式的經典,生命力經久不息。

今天講的這部勵志電影《叫我第一名》,原名《Front of the Class》,講述了一個得了妥瑞癥候群的小男孩克服疾病,實現夢想的歷程。

電影沒有歇斯底里的過激描寫,始終保持著一種溫馨和緩的節奏,觀影體驗非常棒。

波波得了妥瑞癥候群,時不時地肢體抽搐,并發出怪聲,而且不能控制自己。

得了這種病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波波通常要花常人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但他接受了它,還親切的稱呼自己的疾病是 “小伙伴”。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他。

他的噪音經常打斷老師上課,然后被老師批評。

同學們在課間嘲笑他,欺負他。

爸爸因為被他的噪音打斷說話,惱羞成怒,大庭廣眾之下對兒子大吼,引得眾人側目。

大家都以為他是故意發出噪音來引起別人注意,所有人都要求他“自我控制”。

但是,這種病是不能自我控制的。

看到波波這個眼神,真讓人心疼。

同樣的遭遇也經常發生在“抑郁癥”病人身上。

不了解這種疾病的人,都覺得抑郁癥患者是“矯情”、“廢青”,甚至不負責任地瞎出主意, “你要想開一點”,“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些言語對一個病人來說,除了傷害什么作用也沒有。

這些都是他們事不關己說的漂亮話。

沒有人注意到生病的人究竟有多么痛苦。

在電影中,有一個場景也讓我們管窺到這個癥候群體的生存狀態。

成人都沒有工作,小孩都在家不上學。他們是被社會隔絕的一群人,也是被放棄的一群人。

甚至,連他們的家人也覺得丟臉放棄了希望。

但波波沒有變成他們中的一員。

因為有三個人改變波波命運。

第一個是他的媽媽。

這是一個獨立又優雅的女性。她堅強又樂觀,在離婚后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把生活過得井井有條。

她也是一個積極的問題解決者,有與普通人不同的決斷、開明與智慧。

與丈夫和平離婚,她平靜的接受事實,不多糾結,繼續自己的生活。

波波在學校被歧視,她認為學校不公平,馬上帶著兒子轉學。

她從圖書館借回一大堆醫學書籍,自己研究并找出了兒子的病癥,主動跟醫生溝通,確診病情也讓兒子輕松不少。

在知道這個病無藥可醫后,她哭了,卻依然安慰兒子,

"如果沒有辦法治愈,也總能找到正常生活的方法。"

她帶著兒子參加互助團體,希望通過了解其他同癥狀患者的生活,讓波波學習到正常生活的方法。

結果,接觸到全是抱怨和負能量。她立馬拉著兒子離開了。

沒想到,波波看到這群人的廢青狀態后,卻下定決心要跟他們活的不一樣。

在波波成長的道路上,媽媽一直陪伴在身邊鼓勵他:

"這一刻不放棄,下一刻就會有希望。"

所以,波波求職時,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

后來,終于遇到了賞識他的伯樂。

有人說,憂郁癥的唯一解藥,不是治療,而是來自家人朋友的愛和支持。

波波之所以如此樂觀的努力,離不開媽媽的愛和引導支持。

第二個人是一個學校校長。

波波轉學后,他無意識的怪聲再次引起老師們的不滿,并投訴到校長那里。

這位寬厚的校長沒有責備他,反而把他帶到了音樂演奏會,并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讓老師和同學們理解了波波。

“你喜歡發出怪聲惹人討厭嗎?”

“不喜歡。”

"那你為什么會這么做?"

“因為有我有妥瑞癥候群。”

“那是什么?”

“我大腦有問題,所以會發出怪聲。”

“但你想控制就能控制是嗎?”

“不能。這是一種病。”

“怎么沒接受治療?”

“因為無藥可醫。”

“我們做什么才能幫助你呢?”

“我只希望大家別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做的好!布瑞德。”

全場師生起立為波波鼓掌,波波眼神里洋溢著快樂。

從上面的這段對話,可以看出這位校長多么寬容和睿智。

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句,就消解了大家的歧視,并對波波報以同情和敬意。

波波從他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受此鼓舞,波波確定了他的終生事業——成為一個引導他人的“教師”。

一個好老師的一次善舉,改變了另一個人的一生。

而這個人接過他的衣缽,又將這種正向的影響力帶給更多的人。

這是一個善的輪回。多么美好!

波波遇到的第三個貴人,是他的伯樂。

波波到處投簡歷,他的履歷很漂亮,幾乎所有校長都給他發了面試邀請。

但是一到面談環節,校長們都不能接受他的殘缺。

父親叫他去工地幫忙,勸他放棄“教他師”夢想,接受現實,找一份別人愿意要他的工作。

他不放棄。

“我如果放棄了,就等于認同那些說我不行的人。”

幸運地,一所學校開明的校長接受了他。

他們的理由是,“我們一直很驕傲能夠教給學生,永遠不讓任何事情妨礙他們的人生。如果我們要教學生,我們就得以身作則。”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吧。

波波如愿以償當了老師,并用心地準備課程教育,實踐了他的教育理想。

"就算學生與眾不同,也要給他學習的機會。"

“我不會給他們設限,他們可以隨時問我任何問題。”

波波做到了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他的課堂總是那么自由、歡樂。

一個患癌癥的小姑娘,在他的鼓勵下非常堅強樂觀。

她的媽媽對波波十分感謝,說他讓女兒得到了尊重和快樂,改變了她的一生。

一個多動癥小男孩,在他的引導下能夠流暢的閱讀。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的心都被這個殘障老師收服了。

上天總會獎勵那些真正用心的人,波波被評選為“年度最佳教師”。

一個名師的誕生了。

一場伯樂與千里馬的邂逅,奏出最美的和弦,既成就了個人,也造福了教育。

電影的最后,波波也改變了父親的看法。

他開始真正為兒子感到自豪,并為他的學校捐贈了書架。父子終于和解。

波波也在努力的過程中,遇到了真正接受自己、愛自己的摯愛。

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愛和接受的故事。

盡管電影全程都充斥著男主角波波“聒噪”的怪叫聲,但依然不減其滿滿的善意和溫情。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波波那張始終陽光燦爛的笑臉,極具感染力。

正常人初見怪異的男主時,也會產生一種不舒適的感受。

但隨著劇情的進展,我們慢慢被他的陽光燦爛的笑容感染,被他越挫越勇的樂觀打動。

這種真實感,讓電影產生了真正鼓舞人心的作用。

不要輕言放棄,也許希望就在下一刻。

不要讓任何東西阻擋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共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選擇和誰在一起,一定有這樣一個意思——我想成為他那樣的人,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我想擁有他身上的某些品質。 ”...
    新月飯店大小姐閱讀 149評論 0 0
  • 【姜和橘子的纏綿】 【愛馬仕大地清新版/Hermes Terre d'Hermes Eau Tres Fraich...
    魯比碎碎念閱讀 941評論 0 1
  • 想太多的人腦海里簡直有個小劇場,外表波瀾不驚腦回路分分鐘演繹喜怒哀樂最終都歸一成悲劇,這么慫哪來的勇氣任意妄為?
    啞巴靜香閱讀 193評論 0 0
  • 前言 最后打算入手一本《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實戰 推薦在線的實驗室--實驗樓 自問自答 Linux 系統有哪...
    cuteximi_1995閱讀 276評論 0 3
  • 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沒有什么選擇能夠十全十美。選擇了面包,可能就要放棄愛情;選擇了財富,可能就要放棄健康;選擇...
    Titiana閱讀 1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