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網校梅子老師:復旦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現任滬江網校語文教研組專職教學教研資深名師。憑借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和深厚的語文功底,梅子老師深受小朋友和家長的喜愛信賴;功底和技巧并重的教育原則讓每位學員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學習內容,提升語文成績。梅子老師主講的《小古文課程》、《小學語文古代文學》更是滬江網校的熱門暢銷。
我們常常說“之乎者也”,用來諷刺文人咬文嚼字、內容空泛。那為什么偏偏是這四個字來形容“空”呢?原來,“之”“乎”“者”“也”從屬性上說都是文言虛詞。
“之”作為打頭的第一個字,同時也是跨越小學和中學的通用考試要點,“江湖地位”十分重要!今天,梅子老師就來扒一扒“之”的前生今生。
基礎釋義:“之”的演變
大家知道“之”誕生的時候長什么樣嗎?
本義(本義只見于古文),動詞:足履平地,徒步前往。
之,適也。——《廣雅》
自伯之東。——《詩 ? 衛風 ? 伯兮》
之沛公軍。——《史記 ? 項羽本紀》
之虛所賣之。——唐 ? 柳宗元《童區寄傳》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也就是說,“之”起初是一個動詞,表示腳踏大地在走路。這就是為什么走之底大部分都是先在仍然是動詞的原因!比如:造、逃、選、進、運、過、遇、追、逐、退、邀、近、迎、送等等。
考點解析:帶“之”字的小古文
先來看下面的句子,全部出自《狐貍和葡萄》
1、垂涎久之
2、奈無猿升之技
3、貴重之品,罕見之物
4、世間卑鄙之輩
5、拂人之性,違心之談
6、庸夫俗子方以之為食
大家覺得以上6個句子,包含了“之”的幾種用法?
1.垂涎久之,這是句末語氣詞,不過這種用法,不算太重要,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2.第二至第五句,都是結構助詞的,
3.第6句之是代詞,代表它。
繼續來看幾個練習
1、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這是小古文第25課中,我講的拓展文章《齊人有一妻一妾》里面的句子)
2、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3、輟耕之壟上(初中的文言文《陳涉世家》)
4、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小古文第30課 彭端淑《為學》)
5、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小古文第2課《荷》的拓展小文章——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的句子)
講解:
第1句,意思是最后(他)走到東門城外的墳墓中間,向那些掃墓的人乞討殘羹剩飯.
第2句,送孟浩然到廣陵去,廣陵是哪里呢?就是揚州。這首詩第2句就告訴我們了,煙花三月下揚州嘛。
第3句,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所以,前面這3個句子中的之,是動詞。到……去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前面講的,“之”的本義,最開始的字義。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4、5兩個句子。
人學習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你看我們的翻譯中,根本沒有理會這個之,其實把之去掉這個句子在現代漢語中也是行得通的:人為學有難易乎?但是文言文中,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常常就要用到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之的一個用法,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簡稱取獨
第5句,類似第4句,也完全可以把之去掉,改稱余獨愛蓮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文言文不能省略,這個之的作用,也叫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名人故事:王羲之的“之”
魏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7個兒子,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煥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每一個名字都有一個“之”字哦。更夸張的是,據統計,王羲之所屬瑯琊王氏家族,王羲之一輩人名有“之”字的12個,子侄輩有“之”22個,孫輩12個,曾孫13個,玄孫9個,五世孫4個。
那么問題就來了,古人是十分講究避諱的,自己家族的長輩名字中用過的字,兒孫輩絕對不能用,不但不能用,平時讀書遇到了,讀都不能讀,寫文章也不能直接寫,實在非寫不可,可以選同音字替代,或者少寫一筆。那為什么瑯琊王氏一族完全拋棄了這一傳統習俗呢?
民國著名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論文《崔浩與寇謙之》中指出,《北史》的記載“實非脫漏”,六朝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道教早期流派之一)信徒“之”字為名者很多,“之”在名中,是代表其宗教信仰,這與佛教徒以“釋”、“法”、“曇”用在名字中相類似。
也就是說,“之”用在名字中,只是代表宗教信仰,代表這個人是天師道信徒。因此,“之”字在王氏家族中并不是輩分字!他們的輩分字應該另有其字,也就是說王氏家族沒有擯棄傳統,所以這些帶“之”的成員也并不是同一輩人,他們彼此之間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父子、爺孫,甚至隔著好幾代。
不僅整個王氏家族喜歡用“之”做名字,在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也有一幅非常有名的作品,讓“之”再次成為焦點。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一共用了20個“之”字,加上落款1個王羲之的“之”字共21個字“之”,各有不同的體態及美感,無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書法書寫而成。
你瞧,一個簡簡單單的“之”字,包含著如此多的故事的,不能不說它真是“小身材大能量”。關于“之”的知識點,因為遇到的會比較多,擔心大家自己也整理不出來,所以,梅子老師就幫大家梳理一下。如果暫時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用著急,隨著慢慢接觸,大家就會明白了。
歡迎加入梅子老師的【語文交流QQ群:464280282?】,隨時了解更多的語文常識,積累學識,助力孩子做一枚從內而外的實力學霸!
滬江網校小升初家教學習資料精華文章》》》http://www.hujiang.com/c/xsc/?
更多小學輔導班學習資料精華文章》》》http://www.hujiang.com/c/xx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