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想今年你幾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總是謝了又開 給我驚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讓我沉入失望的生活里
喜歡音樂是有道理的,聽一首歌就能激發(fā)出來內(nèi)心某些隱藏的未知的情感。早起單曲循環(huán)了幾首趙雷的歌,我覺得聽民謠有時不完全是聽情懷,也許就是因為一段舒服的旋律,能令你輕輕點頭晃動的音樂就是好音樂。但聽久了總會想的多了,人呀,就是有這個“矯情”的臭毛病。
我總覺得民謠得與北京掛鉤,不知道何時跑來的謬論,我就是這么一直篤信著。
人家唱愛情,腦海便浮現(xiàn)北京愛情故事;人家唱理想,我覺得就是北京青年;人家唱生活,我想一定是北漂的辛酸。這也讓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未知的好奇與向往,畢業(yè)后義無反顧的栽進來,我才發(fā)現(xiàn)迷茫太能被理解了,因為霧霾遮住了那一對對清澈的雙眸。
確實,北京的霧霾早是全球皆知。前兩天的一篇文章令人看得揪心,題目是:“我們都在等待死在霧霾里的第一批人”我確實有認(rèn)真思考過到底要不要離開北京,不單是怕死,而是看不到未來在哪里,三年,十年后,真的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治愈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刷知乎,原來這個問題早都被提了N次,一個月從2K到6K的大有人在,當(dāng)然我也是其中一個。回答雖是五花八門,卻都出奇一致的辛酸。地下室、封閉窗、住的地方離公司1小時的都算近的、家里還在貼錢、不停地變換工作、辭職失業(yè)、羨慕著工資比自己高的人群、自己能力不足、努力卻不見成效、除了部分精英,北漂確實沒什么未來......
而所有回答中看到最多的則是堅持音樂的人,關(guān)于藝術(shù)這件事,沒錢都是扯淡。看著這些字眼,心里就有說不出的復(fù)雜心情。有人問我什么時候你才甘愿離開北京?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知道周圍的朋友陸續(xù)離開之后,也沒能動搖我扎在北京的心。
不禁想到了奇葩說第一季的時候曾經(jīng)討論過一期辯題“你是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觀點直戳內(nèi)心深處。
蔡康永說在大城市,我的人生沒有成功的時候,我可以舔我自己的傷口,躲在我的小床上面。大城市是一個更好活下去的地方,比較躲得掉別人的問候跟注目。在小城市,感情生活也好,自己的收入狀況,成功與否,都被很嚴(yán)重地看見。我認(rèn)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壓力是來自于別人,大城市給了我們一種庇護,所以我覺得大城市有這個仁慈的地方。
北京給了每一個小我更大的可能性。
選擇在大城市奮斗的人,多半是不安分的。不安分的內(nèi)心想抓住更多的機會,所以沒人愿意聽你抱怨,你依然要不懼辛苦,這次是真的應(yīng)驗了那句,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我們要去適應(yīng)大城市的規(guī)則,去朝九晚五,去追趕時間,去不停地與人群在地鐵上擦肩,在公交上踩腳,在景點拍人頭,在女廁所排隊。
生活總需要付出代價。成長的代價可能是逝去的初戀,破碎的友誼,父母的老去等等,現(xiàn)在的我們則是放棄家里的安逸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人群,殘酷的競爭,去眼看著優(yōu)勝劣汰。
如今依然奮斗在北京的80,90后,執(zhí)著的可愛。高曉松說不喜大城市的原因是看不清人心,我想這個擔(dān)心是多余的,我們連自己都看不清,哪有時間看別人的內(nèi)心。
還在堅持的你,什么時候才會甘愿離開北京?霧霾的侵襲,家里的催促,對未來的擔(dān)憂,也許僅僅因為一個人。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徹底逃離北京,我只知道理想永遠都年輕,誘惑了多少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