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中原焦點團隊堅持原創分享145天,約練141、142次

141次,早上6:00—7:00

關于非自愿來訪者

1保密原則。教師和咨詢師角色轉換。老師要自我照顧,處理好自己的心

2讓學生放松,老師表情語氣語調是緩慢,柔和,基本功很重要。

3問他“了解心理咨詢嗎?被班主任送到這你怎么看?”確認知覺

4學生很愿意找個能說話、能理解的人。我們讓他感覺到安全放松,他才會敞開心扉。

5咨詢師要心穩,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要心慌。把非自愿來訪者變成自愿才好。

142次線下咨詢:學生,不完全是非自愿來訪者,有一點點想給老師聊的意思。

初二男生,非常害怕父親。父親對她非打即罵,脾氣暴躁,還威脅他,不聽話就把他扔了。他不敢反抗,又不想完全聽父親的。每次都是躲著父親。父母離異后都重新組織家庭,他只有跟著奶奶過,對奶奶有著很深的感情。擔心奶奶死了,他怎么活。奶奶一出門,時間稍長一點,他就想著奶奶會出事。他一直活在痛苦中。在學校他很努力的學習,可是學不會。他認為自己在浪費時間,整天過著沒有意義、沒有目標的生活,說自己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我帶著足夠的尊重陪伴著他,讓他盡情傾訴,耐心的傾聽著,感受他的痛苦、無助、害怕。他一次又一次的提到了他的沒有意義,沒有目標,生活無聊。我內心很是震驚,一個只有15年生命經歷的孩子,卻感到生命如此痛苦。這個年齡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簡單快樂的年齡啊!我多么想幫助他,可是作為咨詢師,我覺得我又不能充當救世主的角色。就陪著他找到一個目標又換了一個目標,一直跟著他走。最后回到了他對奶奶的擔心,用外化的方法處理了他的擔心,用和孤兒對比的方法來改變他的認知,用重要他人——奶奶的希望來激發他面對生活的勇氣。最后用評量問句問他對奶奶的擔心現在是多少?和之前對比有什么不同?讓他看到他對奶奶的擔心降低了。

最后問他今天談的內容對你有幫助嗎?讓他總結梳理。

聽著他痛苦、無助、害怕的生命故事,我跟著他難受。人家說咨詢師就是來訪者情緒的垃圾桶。做咨詢師,真不容易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