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體疲憊時,孩子稍一折騰,怒火攻心,少不了一頓吼。而父母的嘮叨,毫無理由,便內(nèi)心抗拒,煩躁,聽不下去,也沒耐心好好回復。姐妹們相處,也時時忍不住不耐煩,出言不遜。對老公也是,一言不合,就針鋒相對,非要爭個高低。可是,對所有的朋友,同學,我卻表現(xiàn)得溫柔體貼,與世無爭。
? ? 為什么面對他人可以如此平和,對自己人卻那么苛刻?我是怎么獲得這種人生模式的?
? ? 小時候,家境貧寒,姐妹又多,貧窮夫妻百事哀,父母沒少吵架。爸爸,是個倔脾氣,凡事總要爭個贏,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姆媽,脾氣也急,也倔。兩個人常常針尖對麥芒,吵得不可開交。耳濡目染,這些成了我的情緒反應學習:用一爭高下,強詞奪理來贏取勝利。但面對外人,姆媽卻永遠好說話,好脾氣。而爸爸,在外面仍然保持他的好爭和暴脾氣,結(jié)果是人際關(guān)系緊張。
? ? 這么分析,我的脾氣是父母的綜合體。在家里,用我爸的強勢獲取價值,而在外面,又用我媽的弱勢,贏得和平的勝利。其實,都是權(quán)衡利弊后的選擇。我媽的價值是做個傳統(tǒng)觀念里的好人,她通過別人的認可獲得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小小的我,應該是仔細觀察過他們的處境,做了自己的選擇:對親人缺乏耐心,對朋友卻寬厚仁慈。
? ? 那么,成年以后,我是何時發(fā)現(xiàn)自己這些性格特征的呢?是在婚后?;榍耙恢痹趯W校讀書,經(jīng)濟不獨立,根本無從下手去思考這些心靈的問題。那會,滿腦子時對未來的幻想和迷茫。此外,因為大部分時間在校園度過,跟家人的接觸很少,就算回家了有各種不適和沖突,我大多數(shù)時候選擇了逃避,因為吃人家嘴短,沒有底氣去面對矛盾。
? ? 畢業(yè)前一年多,跟老公一起在外工作,直到懷孕辭職待產(chǎn)才回到家鄉(xiāng)。懷孕,生孩子,帶孩子,我突然從象牙塔里被摔出來,直面各種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就像水土不服,哪里都不對了。孕期身體時常不適,情緒波動很大,幾乎要產(chǎn)前抑郁了。而一切的痛苦,不想告訴家人,也無從說起,畢竟從來沒有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軟弱。產(chǎn)后幾乎獨自一人帶娃,這樣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寶寶兩歲半進去早教托班。這三年的時間里,我無法思考,一邊跟身體的不適對抗,一邊疲于應付孩子的日常,甚至還要時時擔憂自己的未來。無數(shù)個夜晚,小妞入睡后,一個人崩潰,哭得稀里嘩啦,不能自已。我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不對,可是無法思考,更別談什么情緒管理。
? ? 青春歲月,懵懂無知,跌跌撞撞,沒有方向,把時間耗在彷徨之中;尚未自立,又早早步入婚姻,躲在老公造的象牙塔里,不諳世事;初為人母,突然被流放似的,一個人撐起了育兒的重擔,身體和精神都沒做好充分準備,被時間推著往前走,沮喪,難過,抑郁,暴躁易怒……兩年的時間,生生地失去了一個腎。這一切,看似突然,其實并不是不能理解。情緒找不到傾訴和表達的機會,最終用身體表示抗議。無數(shù)次的看病就醫(yī),服藥,對很多事越漸看開。慢慢地,自己特別想尋求內(nèi)心的平和,充實,想改變親密關(guān)系的模式,獲得新的進展。
? ? 于是認真看了很多心理學書籍,試著分析自己,突破自己。那些理論并不能讓我立即獲得情緒管理的秘訣,但提供了很多方法,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努力,才能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量。
ps:一邊寫一邊跑題,真的要哭暈在廁所……今天是我的寫作馬拉松第一天,每天堅持寫1000字,表達自己,認識自己,超越自己。
今天寫的很爛,也許明天還是很爛,跑題跑到外星球去,沒關(guān)系,總有一天你會還回到這里!
不要放棄
放棄了就是百分百的失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