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你需要一點兒勇氣

一個程序猿小伙伴和我聊天,說不知道程序員這個職業還能干幾年,為將來如何轉型而擔憂。我則在心里暗想:你都這么擔憂,讓那些做傳統行業的人怎么辦?在旁人看來,無論是現在還是可預見的未來幾年,程序員依然是炙手可熱的職業,哪個地方不需要會編程、懂IT的人呢?

程序員們自然有他們的苦衷,技術更新換代太快,加班熬夜寫程序太累,頭發掉得太快擔心沒姑娘喜歡,這碗飯吃得并不容易。我是一個很少關注新聞的人,但近期還是免不了看到不少和華為事件相關的話題,也許我那位朋友的焦慮也因此而來吧。

其實,公司裁員這種事并不算是多大的新聞,因為這種現象一直存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企業也在不斷革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是個自然的規則。而我們的觀念如果還停留在找個好公司好工作,就能一勞永逸,恐怕在當今是很難實現的,就算真的有,也是極少數人的特別待遇,大多數人都要面臨著曾經學過的技能被替代、隨著年齡增加體力下降等而導致的競爭力下降的窘境。

只不過,隨著人類壽命的增長,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一旦沒有了工作,很多人恐怕就失去了生活的基本經濟來源,不像許多年前人人還有幾畝地,那種告老還鄉、自給自足的日子恐怕也一去不復返了。一想到這里,難免會生出些愁緒吧。

既然如此,我們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辦法當然是有的,至于是什么,這就要因人而異了。

觀察近些年的發展,互聯網帶給世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結構,長尾理論讓原本冷門的事物也發揮出了一定的價值。各種興趣愛好的人們雖身處各地,但依然可以通過互聯網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圈子,不同的商業模式也隨之興起。你不需要讓全世界都喜歡都認同,你的產品和服務只要能滿足某一個群體的需要,便有可能吃穿不愁衣食無憂,譬如近來火熱的內容創業,一篇閱讀量10萬+的文章打賞金額成百上千,一個優秀的視頻傳播量達到一定數目后便可以收入頗豐。喜歡做早餐的妹子成了美食達人,出書、拍視頻,做著飯就把錢賺了;喜歡拍照的小哥成了獨立攝影師,一張照片掛到網上,下載一次就能獲得一份收入,愛好和收入兩不誤;擅長做PPT、Excel的人把學到的技巧和方法做成收費課程,吸引著眾多辦公軟件的使用者……一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邊就把錢賺了,這樣的生活豈不令人羨慕?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生活離自己太過遙遠,其實是你的眼界還遲遲不肯看向前方。如果你覺得自己沒什么愛好和特長,未來可能依然還要待在某一家公司里,那你不妨順著這個思路想想:未來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然后從現在開始,向那個方向努力打造自己。

未來究竟會怎樣?我們只能做出一些猜想和預測,但所有的猜想和預測都需要靠人們一步步地去實踐和行動。但不管怎樣,你都要有勇氣去面對改變,面對新的技術、面對新的人、面對新的環境。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其實,你也一樣,不要讓每一天新的自己還停留在昨天的回憶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