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總是想著等我們以后有了錢,有了時間,或者什么其他的條件成熟以后,再去做一些我們早就想做的事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定能夠看得到明天早上的陽光。”
所以我不再去羨慕別人的 gap year,而是在本子里列了長長一串這輩子要去完成的清單以后,勇敢地給了自己一個 gap ?month:
Day1-Day7:青島行 ? ? ? ? ? 人物:父母、我 ? ? ? ? ? ? 能走的景點都走走,不趕時間
Day12-Day20: 南方游 ? ? 人物:自己 ? ? ? ? ? ? ? ? ? ? ?南潯、杭州、上海,重在體驗
Day20-Day31:廚房之旅 ?^_^ ? ? ? ? ? ? ? ? ? ? ? ? ? ? ? ? ? ?家里蹲,也是一種幸福
五月的那么點時光,大概是我這一整年里對自己、對家人來講,最充實無憾的一點點時光了。
一、帶著爸媽一起去看海
走在中山路上,總能看到兩個高高的十字尖,就是圣彌厄爾天主教堂了。它是青島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德國設計師建造的,有著哥德式和羅馬式的風格。
門票10元,學生證半價,好像只在周末開放。教堂前面有許多牽手漾開幸福笑臉的新人在拍婚紗照,敬業的攝影師直接趟地仰拍尋找最佳角度。
走在青島街頭幾乎沒有看到過自行車、電瓶車,交通卻非常發達。看到很多八九十歲的老太太還在坐公交,健朗得很。因為這里屬丘陵地形,幾乎隨便一條路都是上下坡的且坡度很大,騎自行車比走路都累,據說一部分青島人都不會騎自行車哦~
“蔣介石公館”花石樓,俄國設計師建造的,哥特式和羅馬式風格。相傳解放前老蔣住在這里。
公主樓,丹麥人建造的,花園式的庭院宛如安徒生童話中的王宮。
小青島附近的水,很清很綠。
此行最大的感觸是父母已經要走不動了,多走幾百米到站牌的距離都會很累。帶著父母的出行,能打車就盡量不要坐公交(當然,如果自己開車的話最好)。還是老生常談的那句話:我們成長的速度一定要超越父母老去的速度。趁著他們走得動,多帶他們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
二、北方姑娘的南方夢,看一看油紙傘,踩一踩青石板
第一眼,煙雨中的南潯。
百間樓,真正的江南水上人家,兩岸是居民群落,暫時并沒有商業化。
南宋御酒坊。釀成春夏秋冬雨,醉倒東西南北人。老板很熱情,嘗了半杯25度的楊梅酒,此行最大的遺憾之一沒帶回一些。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雨中的白玉蘭。
小蓮莊,又叫“劉園”。南潯“四象”之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捕魚達人——鸕鶿。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拍了以后才查到這種又像鴨子又像鳥的動物叫鸕鶿。
行遍江南清麗處,人生只合住湖州。
河對岸的江南女子。(偷拍)
西湖——白堤
西湖邊的飯店,還是推薦外婆家和新白鹿。價格都很親民。避開了午飯排隊高峰,我都是早晚去吃的。外婆家的麻婆豆腐只要3塊錢一份,新白鹿的糖醋排骨只要5塊錢一份,對,就是這個價。每天暴走原以為會瘦,但是排骨、東坡肉、西湖醋魚……各種葷,最終卻還是長肉了。
下面這兩張是在杭州的靈隱寺拍的,幽幽山谷,禪月無聲。 對這廟宇的肅穆有一種敬重之情。不管未來還要經歷多少滄桑風雨,如果能同這古寺一樣,能平靜地面對,那么離禪心,也便近了一步。
好久不曾體會一個人出來是什么樣兒的。
前挎相機后背包,斜挎著小包,下雨時再撐起一把大傘。
日曬雨淋,天天飲酒食肉,足足地變成了一枚黑胖子。
朋友在空間留言說:
此行未行,謝謝你去了,并與我分享。我們都有了很好的成長,摒棄了起初的文藝即是黛眉微蹙、眼角低垂的狹隘,少了顧影自憐、悲春傷秋,而是逐漸多了遇見美發現美,萬物皆平心對待的沉淀。
三、廚房之旅
間隔月接近尾聲了,難得有時間學些廚藝,做給愛的人吃。
于是又旅行了十天,地點:廚房。
第一次來簡書寫字,記錄自己今年的 gap month 之旅。
時間不重要——無論是一個月,一星期,還是兩天三天;
地點不重要——無論在他鄉,在路上,還是在家里面
……
只要無憾無愧充實有所得,讓余下的人生有味可嚼,有夢可依,
我們的每一天何嘗不是一場24小時的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