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電視機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并不是什么陌生的東西,可在我剛當兵的那個年代確是稀罕物。而對于鋼絲面,今天的人們恐怕就不知是何物了,而在那個年代里卻是我們連隊的家常便飯。
? ? ? ?我第一次享用鋼絲面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那年,我隨剛剛組建不久的一支部隊來到北京,駐扎在軍都山下一個小山村里。由于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按照那時的規定,部隊吃糧定量,20%的細糧,80%是粗糧。而我們連隊是剛剛組建起來的,沒有什么家底子,只能干吃那點伙食費,生活十分艱苦。因為粗糧比細糧便宜,為了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使伙食費有所節余,連隊就將原有的20%細糧全部換成粗糧,主要是玉米面,這樣一來我們就得頓頓吃粗糧。那時候粗糧細作是很時興的一件事,政府在號召,單位在想辦法,研究部門也在研究,很多方法被推廣過,鋼絲面也就應運而生了。
? ? ? ?制作鋼絲面還是有一定程序的。先是將玉米面用開水燙熟并稍微攪拌得不干不稀能捏成團,然后,將它一點點地加入特制的機器中。這個機器上部有一個漏斗,玉米面從漏斗漏到下部的一個內有帶螺紋的旋轉著的橫管里,玉米面被旋轉螺紋帶動著,順著橫管被擠壓著向前運動,在橫管的盡頭是一個有著很多眼的噴頭,玉米面在高強壓力下就象淋浴噴頭噴水一樣噴射出來??蛇@股水卻是斷不了的,非得用刀切才行,否則它就會長流不斷。面條出來后,再把它放進沸水鍋煮一會兒,便可食用了。這樣被高壓擠出來的玉米面條,其堅硬和韌性是可想而知的。不僅咀嚼起來非常費勁,一頓飯下來累得腮膀子痛,而且吃到肚里極難消化,抗餓能力倒是挻強。于是同志們把這種難咀嚼難消化的玉米面條稱作“鋼絲面”。
? ? ? ?其實,鋼絲面雖然難咀嚼難消化,可在那時還是相當受歡迎的。因為,我們的糧食全換成了粗糧,一天到晚盡吃玉米面,發糕、窩頭,干糙難咽;玉米面稠糊糊又粘粘糊糊,吃著沒勁。鋼絲面畢竟是一種面條,可變著花樣吃,或撈干的對著菜湯象陜西人吃的臊子面那樣吃,或象河南人那樣連湯帶水煮著吃。鮮美的菜湯彌補了單純的玉米面味。但是無論怎么吃,到了胃里依然是難以消化。那時候,我們一日三餐離不開玉米面,一天到晚胃里火辣辣的直翻酸水,偶然到外面見到白面饅頭,眼睛都發綠。
? ? ? ?現在的人們常說:物質生活提高了,才會追求精神生活??赡菚r,就是在咀嚼著鋼絲面的條件下,我們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依然十分強烈。
? ? ? ?連隊伙食不好,大家就開始想辦法改善。連領導聯系上了給北京動物園動物儲備過冬草料的活。這活兒說起來容易,干起來真難。割草時,人鉆進密不透風的玉米地里,原本就憋悶,一旦干起活來,汗流浹背。大白天,戰友們都光著脊梁,穿個大褲衩子,太陽曬得全身透紅。軀體上被玉米葉劃傷的口子,叫汗水一浸,生痛生痛。割的草要用背包帶捆成二三百斤的捆兒,然后背回連隊附近村里的打谷場上,攤開了涼干。開始時,一天可以背回兩三捆,后來,附近的草打沒了,就越走越遠,一天只能背回一捆,時間都耗在了來回的路上,體力透支越來越大。一次,我割完草打好捆,將草放在一塊高點的地方,然后蹲下身子套上繩子背著草想站起來,結果人沒起來,大草包卻從高處滾了下來,生把我壓爮在地下,起也起不來,連氣也喘不過來了,差點沒給憋死。幸虧在附近割草的同班戰友發現了,跑來幫我從草包下解脫出來,并扶我背起了草。那天我走走停停,很晚才回到連隊,累得連嚼鋼絲面的勁都沒有了。那些日子,全連上下跟村里的老鄉一樣,天天注意天氣變化,生怕老天下雨。因為一下雨,涼的草受潮了就會糜爛,辛苦也就白費了。可老天爺不隨人愿,還是時不時的下雨。一遇下雨天,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全連人員都會自覺地往場上跑,把攤開的草堆起來,用帆布蓋起來,有時帆布不夠了,大家就把被子抱來蓋上去。草這玩藝兒,鮮的時候挻重,可一涼干了就輕如鴻毛。壓死人的二三百斤鮮草,涼干了也就十來斤。一斤干草幾分錢,全連奮戰了一個多月,也就換來了千兒八百塊錢。
? ? ? ?后來,天冷了,草沒了,我們又給地球物理研究所挖探測坑。這種坑挖好了,填上炸藥,安上測量儀器,引爆后通過測量地下的回波,探測地下物理構造。因此,探測坑的要求很高,直徑也就50公分,直上直下的卻要挖近2米深,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碰到石頭,無論是鎬,還是釬,鉚足了勁下去,也就是一個小白眼。經常是人都累得直翻白眼了,石頭上還是那么幾個白眼,真是白眼對白眼,十分無奈。誰遇到這種情況算誰倒霉,連震帶撬折騰半天也挖不了一個坑。
? ? ? ?盡管是這樣苦,盡管是這樣難,全連同志依然是樂呵呵的,干勁沖天。經過兩個多月的苦干,連隊有了幾千元的收入。
? ? ? ?可是,這錢怎么花?到后來卻成了問題。按照連隊的初衷,是用來改善伙食的。這會兒錢到手了,很多人卻變卦了。那時候,部隊剛進京,也沒有什么文化生活,同志們外出見到電視機稀罕的不得了。這么個小玩藝兒,里面又有唱,又有跳,豐富多彩,變幻無窮。一些同志開始琢磨還是買個電視機吧。
? ? ? ?面對著是要改善物質生活還是要改善精神生活的擇抉,連隊鄭重地召開了軍人大會,經過了激烈爭論,吃著鋼絲面的我們,最終毅然選擇了購買電視機。
? ? ? ?一臺18”的電視機落戶到我們連里,成了全連同志的寶貝。每天晚上,在嚼完鋼絲面后,大家就聚集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看電視劇,看文藝節目,看動物世界……,其樂融融。那是勞動收獲的喜悅,那是自力更生而獲得享受的陶醉。
? ? ? ?如今,連隊的電視越換越大,電視節目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可我在現在連隊戰士們看電視的眼神里、看電視的笑容里怎么也找不到當年我們那種心滿意足的感覺,那種自豪驕傲的神情,那種悠然甜怡的心態了。
? ? ? ?為我們服務了近十幾年的那臺電視機,終于未能隨我們跨入新的世紀,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退役了。那年,我原本想將它留下作永久的紀念,可是由于出差在外,等我回來已是晚了,只給我留下了永遠的遺撼和無盡的回憶。
? ? ? ?每當閑遐時,我都會想起那時我們擁有鋼絲面和電視機的幸福和滿足。
??3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