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勛說唐詩》
? 《蔣勛說唐詩》這本書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對唐詩進行解說,令我感到耳目一新,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唐詩的別樣魅力,也增添了我對唐詩的理解。
? ? 在初唐時期,陳子昂說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講的是歷史上的蒼涼時刻。我從中感受到了詩中滿滿的自負感、驕傲感和孤獨感。此詩是詩人接連受到挫折,郁郁不得志,眼看報囯宏愿成為泡影時寫的。可以想象出當時的作者“向前望,望不見古代的賢君;往后看,后來的英主也來不及見到”。內心一定是非常的自負與孤獨的。
? ? 李白在“對影成三人”中,說的是和自己影子相對的孤單感覺。還有王維的邊塞詩《使至塞上》。詩人在塞外的曠野上所見的塞外秋景,表現了詩人孤寂悲傷的情感。而詩人之所以感到荒涼與孤單,是因為這是一種唐初的宇宙意識。有人說,初唐時期的詩人有一種把自己放在宇宙里面去討論的格局。
? ? 宇宙意識非常重要,而什么是宇宙意識呢?宇宙意識也即是俗話說的潛意識,它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識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己經發生但并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從張若虛筆下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中,我們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宇宙意識。它的字面意思是“誰是第一個在江邊看見月亮的人?江邊的月亮最早什么時候照到人類的呢?”這樣兩個無解的問題,卻反映了深刻的宇宙意識。然而這句詩之所以令我們感到驚訝,就是因為宇宙意識的力量,也在于創作者讓我們感受到整個生命的精神完全像花一樣的綻開,所以唐詩喜歡用宇宙化的方式來表現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