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銅鏡為什么價值這么高?

御藏閣精品推薦—五子登科銅鏡展覽

名稱:五子登科銅鏡

規格:直徑11.7cm 、 重292.4g

類型:雜項

說明:


宋明時期的徽州,徽商的崛起,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教育文化日趨繁榮。在此之前,科舉制度的全面展開,已成為士人入仕為官的主要途徑,而明代更是將學校教育、科舉取士與銓選授官結合起來,使科舉入仕的思想深入人心,這種思想也就相應地反映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拔遄拥强啤辩R,就是很好的例證。由于鏡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照面飾容必不可缺的用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一些吉祥、喜慶用語大量的被運用到銅鏡的裝飾上,成為一種時尚。如“狀元及第”、“一品當朝”、“連中三元”等,這些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盼望。


“五子登科”鏡流行于明清時期,共形狀各異,重量、厚薄不等。大的如篩盤,小的不及盈寸。從紋飾題意上來說,該語句最早的來源可能是取材于《三字經》,因上有“教五于,名俱揚”之句。后來則成為長輩教育孩子做官揚名的標準?!暗强啤笔强荚嚰暗谥?,也是封建社會鼓吹“學而優則仕”所要達到的目的。而民間傳說中的“五子登科”又別稱“五子高升”,指的是古時有一人,教育五個兒子均登科作了大官,由此得到“教子有方”的贊譽。后人便將此事化為口語,使之得以廣泛流傳。


從南宋至今八百余年來,汾源李氏族人在靜樂縣、婁煩縣、嵐縣、寧武縣等四縣七十余個村繁衍生息,已發展到一萬余戶,五萬余人,是李姓一個龐大的支系。始祖李元章,生于南宋嘉定年間,賜封中憲大夫(正四品),其后半生是在靜樂縣水洞莊度過的。 汾源李氏從宋至今八百多年,其歷史之久,居住范圍之廣,人口之龐大,且世系井然,這些特點在族譜上也是少見的,不僅如此,在汾源李氏族譜上涌現出不少杰出人才。始祖李元章所生五子,曰:裕、彬、珪、佐、潤。李裕官至棗強縣令,李彬任承德郎信州路總管府推官;李珪先歷州吏目賜授登士郎;李佐學府生員;李潤生員。五子皆有功名,族人稱之為"五子登科"。

銅鏡的鑄造者們正是利用人們崇尚古物的心理,仿制了相當數量的漢唐銅鏡。宋仿漢的銅鏡主要有:規矩紋鏡、見日之光鏡、昭明鏡、清白鏡、人物畫像鏡,宋仿唐的銅鏡主要有:花鳥鏡、雙鳳鏡、瑞花鏡、八卦鏡。宋代仿制銅鏡著重模仿紋飾,銅鏡風格仍是本朝的特點。漢唐銅鏡由于合金的原因,表面銀白閃亮,而宋仿古鏡銅質較軟,表面發黃、滯暗無光,這是由于宋鏡含錫量少,宋鏡質軟也使得鏡子不易破碎。有的出土宋鏡,受擊扭曲變形都不碎。就是這個原因,這與脆硬的漢唐銅鏡銅質,形成鮮明反差。

目前,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對銅鏡有了新的認識,此類銅鏡巳被一些專項收藏愛好者所青睞,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更多資訊微信:187 5862 0626 楊主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邵武禾坪《黃氏大成宗譜·總譜》 (簡稱大成譜)世系 (供宗親研究修正稿) 黃明書 一世,昌意,...
    醉后揮毫筆有神閱讀 19,312評論 2 4
  • 序: 夢里,漫天的黃沙再次席卷彌漫,馬蹄聲,兵刃相接的碰撞聲,紛雜而來,尸野遍地的戰場上,利刃穿透血肉的聲音清晰可...
    魚帽貓閱讀 769評論 0 1
  • 過完春節和朋友閑聊得知他春節期間被迫去相親,于是隨口就問了下進展,接著他一發不可收拾的給我發了一串的微信。大致內容...
    沒有故事的袁同學閱讀 520評論 2 0
  • 突然想到這個話題,雖然還沒有去過北京,但還是想談談我自己對北京的想法。在中國地圖版塊上,我曾多次看到這個名詞,它的...
    秋心風塵閱讀 629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