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些遺憾,第二次報名“分身術”沒能成功。盡管如此,咱的計劃不能改變,今天開始閱讀永澄老師的第一篇文章來輸出,這篇文章是《你設定的標準決定著你的人生》,以此為本月來啟動一個正確的標準。
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好像自己每天很忙,很努力,做很多工作、加很多班、為了成長還報許多微課、每天學習許多大伽的文章,然而,呵呵,并沒有什么用。
為什么?至少我一直以來是這樣,參加了學習群,俱樂部、報了許多課,聽了,偶爾有筆記輸出,更多時候是在閱讀、聽課、下載收藏的時候,熱血沸騰、感覺自己的人生都將改變。因為我給自己設定的是低標準,聽了課就行。感嘆那些寫了十年博客的人,為什么他能月入十萬,因為人家刻意練習,天天輸出結果,連續做了許多年,無論有多忙,從未間斷過啊。
用老師的話來說,學習標準從淺入深有6個層次:知曉、理解、使用、應用、評估、創新。投入量和標準之間的關系曲線圖是這樣的:
同樣的一節課,隨便聽聽,和達到以下的投入能一樣嗎?想清楚、做到底、有成果、出作品。如果持續做到這樣的投入,就可能達到應用、評估、創新的層次。
高標準除了投入多之外,有哪些好處呢?
老師形象地把達到應用以上標準的急速上升部分曲線稱為“護城河”。自我所定標準越高,執行越到位,形成的護城河就越高,其他人憑著有限的努力,很難達到同樣的水平。
此外,做很多事情不如精專做一件事情。先高標準做到一件事情、再做其它事; 這樣會很快。
還有,高標準對應著更強的遷移能力,先高標準做到一件事情,再通過MVP+小步快跑的方法帶動其它領域的發展。
那問題來了,現代社會,要加強的領域這么多,總不可能對每個領域都設定高標準吧?是的,問的好,這需要我們先找到價值集中的領域,采用極高標準去做到它,然后就可以帶動其它領域發展了。
比如,我目前價值最集中的領域就是破除自己的負面情緒,負面信念和能量。因此,我決定利用至少這一個月時間,耐心啟動、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在此期間,持續保持盡可能高質量的輸出,倒逼輸入,讓自己能夠覺察行為、情緒(如無理性的恐懼、焦慮等)、惰性、負能量念頭和信念; 逐漸能夠察覺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是否存在其它選擇; 從而形成重塑認知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