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因為迷茫,我找了景云老師幫我做教練,景云老師在教練技術(shù)運用方面已經(jīng)有長期實戰(zhàn)積累,對技術(shù)運用相當熟練,僅僅用了30分鐘的時間就幫我找到了近期的目標。
以下是我對他當時教練的一個總結(jié)
我當時的行動計劃有三個,
1、錄制一篇1000字以上的音頻
2、聽羅胖60秒語音并寫出自己的想法
3、每天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堅持以上三個行動在剛開始的兩天是相當痛苦,而且讓人焦慮。最頭痛的就是寫文章這塊,因為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在語言表達上有點跟不到位,而且缺乏題材,絞盡腦汁才拼湊成一篇800字的文章。
每天早上就開始想今天寫什么,但是一直在想,直到晚上任務(wù)要到期了,才不得不下筆,利用整個晚上的時間非常艱難地完成寫作任務(wù),也打亂自己作息時間,由原來的10:30變成現(xiàn)在的12:00,甚至更晚才能夠睡覺。
有好幾次我都想跟教練說:寫作能不能不要求每天都寫,而且不要讓我在微信群里面發(fā)表。因為寫得實在太爛了,不好意思見人。但是我的性格比較要強還要面子,承諾的事情不會輕易認輸,于是接下來硬著頭皮地做。期間有過難熬焦慮苦悶,但是慢慢地堅持下來之后發(fā)現(xiàn)說出一篇文章也沒有太難。原來你上來下筆現(xiàn)在一般能夠在晚上的10:00之前就把文章寫好,而且是在繁雜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
在寫作的過程中讓我發(fā)現(xiàn)了筆下的問題和改進:
問題
1、寫作的內(nèi)容主要寫自己的經(jīng)歷和專業(yè)。沒有考慮受眾的群體以及是否對他們有收獲,所以這樣文章的閱讀量不高
2、把任務(wù)放到最后一刻才來完成才是使自己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
3、寫作的時候沒有做好計劃,很多時候也沒有做好寫作的綱要,所以寫的時候還是片混亂的,而且用時長或者容易換題材
4、也是因為之前月閱讀沒有認真做筆記或者總結(jié),所以現(xiàn)在寫作很缺乏題材,也缺乏自己的思考,文章的一些觀點經(jīng)不起推敲和考驗。
5、素材庫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也沒有做好歸檔,尋找素材時,發(fā)現(xiàn)很難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
反省和改進:
1、可以利用廁所這個省空間來寫作做避開女兒的干擾
2、好文章的四有標準-一有種有趣有料有情;只要符合一條標準,你的文章就有價值,同時符合幾條標準,你的文章,就有可能遭到瘋狂轉(zhuǎn)發(fā)。
有種:同一事情,你的角度不一樣深度不一樣。
有趣:是否以一種輕松有意思的方式,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有料:你是否寫了別人不知道的東西。
有情:夠真誠,或變得夠真實,戳中了讀者的共鳴。
即使說,你沒東西可寫的時候,你也可以去知乎、簡書、微信公眾號搜索下感興趣的問題,你是否可以換個簡單的方式,把一個事情講清楚,這也是對讀者有價值。
3、平時在讀書的時候應(yīng)該做好讀書筆記,并且把重要的片段用電子版的形式摘錄下來,標明作者和書名。形成自己的素材庫,在寫作的時候方便一箭調(diào)用,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既有趣又有料而且很省時間。
4、寫作應(yīng)該明確階段性目標:比如說你是為了鍛煉邏輯思維呢,還是為了鞏固專業(yè)知識,抑或是為了讓文章火起來?通過這30天的寫作,我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方向,就是在HR專業(yè)方向,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讓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理解更透徹。
5、通過寫作我也是接觸到一些閱讀方法,其中有六神的閱讀方法,其中我一向最深刻的就是速讀法。方法大概是這樣:當你拿到一本書的時候你就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書本進行掃描,然后再花5分鐘的時間思考書本的主要內(nèi)容,再花15分鐘時間用自己的話去講述這本書寫的是什么?遇到重要的章節(jié)我的是句子可以在抄下來,章節(jié)可以再次進行精讀。
6、寫文章的一個方法是通過講故事然后再引出一個道理在講故事然后再寫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做法。
7、接下來,做好素材積累,比如說精彩的段落,句子,寓言故事等。方便在寫作的時候調(diào)用,使文章逼格上升。
30天的階段任務(wù)雖然已經(jīng)完成了,但是不代表結(jié)束。在未來還需要更多的30天,比如30天的閱讀30天的寫作30天的聽課30天的分享,這些都是我未來提升自我需要去做的。
我這么折騰自己是希望在未來能夠遇見更好的自己,我不將就地活著,我要活出生命的熱氣騰騰。
你呢?希望通過30提升自己的哪方面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