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教程筆記(四·分支管理)

命令行及內(nèi)容概覽

git branch #查看分支
 
git branch <name>  #創(chuàng)建分支

git checkout <name> #切換分支

git checkout -b <new branch name> #創(chuàng)建加切換分支

git merge <name>  #合并某分支到當(dāng)前分支

git branch -d <name> #刪除分支

git log --graph #查看分支合并的情況

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用一行呈現(xiàn)log信息

#如何利用分支進行合作開發(fā)

git stash #隱藏工作區(qū)和暫存區(qū)的內(nèi)容

git stash apply #將隱藏的內(nèi)容恢復(fù),但不從stash list中刪除

git stash drop #刪除stash list中的內(nèi)容

git stash pop #恢復(fù)的同時也刪除

git remote #查看遠程庫的信息

git remote -v #查看更詳細的信息

git push origin <remote branch name> #推送到遠程倉庫的指定分支

git branch --set-upstream <local branch name> origin/<remote branch name>
 #建立local branch和remote branch的鏈接

git pull 
#抓取分支到本地,嘗試合并,若有conflict,解決沖突,在本地提交后再push

創(chuàng)建與合并分支

每次提交,Git都把它們串成一條時間線,這條時間線就是一個分支。截止到目前,只有一條時間線,在Git里,這個分支叫主分支,即master分支。HEAD
嚴格來說不是指向提交,而是指向master,master才是指向提交的,所以,HEAD指向的就是當(dāng)前分支。
一開始的時候,master分支是一條線,Git用master指向最新的提交,再用HEAD指向master,就能確定當(dāng)前分支,以及當(dāng)前分支的提交點:


git-br-initial

每次提交,master分支都會向前移動一步,這樣,隨著你不斷提交,master分支的線也越來越長

當(dāng)我們創(chuàng)建新的分支,例如dev時,Git新建了一個指針叫dev,指向master相同的提交,再把HEAD指向dev,就表示當(dāng)前分支在dev上:


git-br-create

Git創(chuàng)建一個分支很快,因為除了增加一個dev指針,改改HEAD的指向,工作區(qū)的文件都沒有任何變化!不過,從現(xiàn)在開始,對工作區(qū)的修改和提交就是針對dev分支了,比如新提交一次后,dev指針往前移動一步,而master指針不變:


git-br-dev-fd

假如我們在dev上的工作完成了,就可以把dev合并到master上。Git怎么合并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把master指向dev的當(dāng)前提交,就完成了合并:
git-br-ff-merge
所以Git合并分支也很快!就改改指針,工作區(qū)內(nèi)容也不變!合并完分支后,甚至可以刪除dev分支。刪除dev分支就是把dev指針給刪掉,刪掉后,我們就剩下了一條master分支:
git-br-rm

練習(xí)

git checkout -b dev

加上-b參數(shù)表示創(chuàng)建并切換,相當(dāng)于:

git branch dev
git checkout dev

然后,用git branch命令查看當(dāng)前分支

查看當(dāng)前分支

當(dāng)前分支前會標(biāo)*號。
同樣的方法可以在這個分支上進行add和commit。(要推送到github上是要注意將master換成新的branch名)

比如這里應(yīng)該換成dev

在新創(chuàng)建的分支上的工作完成(add和commit)之后,就可以切回到master。

切換到新創(chuàng)建的分支test

比如這里可以將test分支的工作成果合并到master分支上。

合并工作

test分支上的工作完成之后,切換到其他的分支。用git branch -d branchName刪除分支。


解決沖突

當(dāng)兩個分支分別有新的提交
現(xiàn)在,master分支和feature1分支各自都分別有新的提交,變成了這樣:

分別有新的提交

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快速合并,只能將各自的修改嘗試合并起來,但是這樣的合并可能會有沖突。可以用git status查看發(fā)生沖突的文件。
發(fā)生沖突

查看發(fā)生沖突的文件

修改發(fā)生沖突的文件,add、commit,master分支和新分支的關(guān)系就變成:

git-br-conflict-merged

用帶參數(shù)的git log也可以看到分支的合并情況:
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分支的合并情況

當(dāng)Git無法自動合并分支時,就必須首先解決沖突。解決沖突后,再提交,合并完成。

git log --graph命令可以看到分支合并圖。


分支管理策略

通常合并分支的時候,git會默認使用fast forward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在刪除分支后,會丟失分支信息。如果強制禁止這種模式,Git就會在merge時生成一個新的commit,這樣,從分支歷史上就可以看出分支信息。
加上--no-ff參數(shù),表示禁用fast forward
下面我們實戰(zhàn)一下--no-ff方式的git merge:
首先,仍然創(chuàng)建并切換dev分支:

$ git checkout -b dev
Switched to a new branch 'dev'

修改readme.txt文件,并提交一個新的commit:

$ git add readme.txt 
$ git commit -m "add merge"
[dev 6224937] add merge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現(xiàn)在,我們切換回master:

$ git checkout master
Switched to branch 'master'

準(zhǔn)備合并dev分支,請注意--no-ff參數(shù),表示禁用Fast forward:

$ git merge --no-ff -m "merge with no-ff" dev
Merge made by the 'recursive' strategy.
 readme.txt | 1 +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因為本次合并要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commit,所以加上-m參數(shù),把commit描述寫進去。

合并后,我們用git log看看分支歷史:

$ git log --graph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 7825a50 merge with no-ff
|\
| * 6224937 add merge
|/* 59bc1cb conflict fixed

可以看到,不使用Fast forward
模式,merge后就像這樣:


git-no-ff-mode

分支策略

在實際開發(fā)中,我們應(yīng)該按照幾個基本原則進行分支管理:
首先,master分支應(yīng)該是非常穩(wěn)定的,也就是僅用來發(fā)布新版本,平時不能在上面干活;
那在哪干活呢?干活都在dev分支上,也就是說,dev分支是不穩(wěn)定的,到某個時候,比如1.0版本發(fā)布時,再把dev分支合并到master上,在master分支發(fā)布1.0版本:
你和你的小伙伴們每個人都在dev分支上干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支,時不時地往dev分支上合并就可以了。
所以,團隊合作的分支看起來就像這樣:


git-br-policy

小結(jié)
Git分支十分強大,在團隊開發(fā)中應(yīng)該充分應(yīng)用。
合并分支時,加上--no-ff參數(shù)就可以用普通模式合并,合并后的歷史有分支,能看出來曾經(jīng)做過合并,而fast forward合并就看不出來曾經(jīng)做過合并。


Bug分支

每個bug都可以通過一個新的臨時分支來修復(fù),修復(fù)后,合并分支,然后將臨時分支刪除。
當(dāng)在dev上干活時,突然接到要修復(fù)代號101的bug,想新建一個分支issue-101來修復(fù)。可是手頭的工作還沒完成,dev上的工作還沒有提交。可是現(xiàn)在還沒有辦法提交手頭的工作,bug又需要立即修復(fù)。
Git提供了一個stash功能,可以把當(dāng)前工作現(xiàn)場“儲藏”起來,等以后恢復(fù)現(xiàn)場后繼續(xù)工作(未add和commit的工作都可以隱藏):

有未add和未commit的工作
stash后工作區(qū)就變得干凈了
修復(fù)bug
  1. 首先確定在哪個分支上修復(fù)bug,假定要在master上修復(fù),就從master創(chuàng)建臨時分支,例如:


    從選定的分支上創(chuàng)建臨時分支
  2. 修復(fù)bug,提交后切換到master分支,用git merge --no-ff -m "merge bug fix 101"合并分支,然后刪除issue-101分支。
  3. 回到dev繼續(xù)干活。剛才被stash的工作用git stash list查看。有兩種方法恢復(fù):
  4. git stash apply恢復(fù),恢復(fù)后,stash內(nèi)容并不刪除,需要用git stash drop來刪除。
  5. git stash pop來刪除,恢復(fù)的同時也刪除了里的內(nèi)容,再用git stash list來查看就沒有了。可以多次stash,恢復(fù)的時候,先用git stash list查看,再用類似于git stash apply stash@{0}來恢復(fù)到想要的內(nèi)容。
    看到pop命令就大概明白,stash主要就是將需要放在一邊的內(nèi)容先放在一個堆棧里面啦

Feature分支

每添加一個新功能,最好新建一個feature分支(在取名的時候,要讓新的分支名能夠概括新的功能),在上面開發(fā),完成后,合并,最后,刪除該feature分支。
一切順利的話,feature分支與bug分支一樣,完成后提交到dev并刪除分支。但是新功能被取消了,要求刪除feature分支。
先切換回dev分支,用git branch -d feature命令刪除分支,但是,由于feature分支沒有merge。會顯示失敗,根據(jù)提示用git branch -D feature就可以強行刪除了。

過程示例

多人協(xié)作

當(dāng)從遠程倉庫把項目clone到本地的時候,git自動把本地的master分支和遠程的master分支對應(yīng)起來了。遠程倉庫的默認名為origin。

要查看遠程庫的信息,用

git remote

或者用查看更詳細的信息

git remote -v

比如:

VectorLu:Diary Vector$ git remote
origin
VectorLu:Diary Vector$ git remote -v
origin  https://github.com/VectorLu/Diary.git (fetch)
origin  https://github.com/VectorLu/Diary.git (push)

上面顯示了可以抓取和推送的origin的地址,如果沒有推送的權(quán)限,就看不到push的地址。

推送分支就是把這個分支上的所有提交推送到遠程庫。推送時,要指定本地分支。git就會把指定的分支推送到遠程倉庫對應(yīng)的指定分支上。比如: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或者要推送到dev上,就是

git push origin dev

哪些分支需要推送,哪些不需要呢?

  1. master分支是主分支,因此要時刻與遠程同步;
  2. dev分支是開發(fā)分支,團隊所有成員都需要在上面工作,所以也需要與遠程同步;
  3. bug分支只用于在本地修復(fù)bug,就沒必要推到遠程了,除非老板要看看你每周到底修復(fù)了幾個bug;
  4. feature分支是否推到遠程,取決于你是否和你的小伙伴合作在上面開發(fā)。

然而可能會有推送失敗的情況出現(xiàn)。

未設(shè)定分支間的連接

原因是沒有指定本地dev分支與遠程origin/dev分支的鏈接,根據(jù)提示,設(shè)置dev和origin/dev的鏈接:

$ git branch --set-upstream dev origin/dev
Branch dev set up to track remote branch dev from origin.
合并有沖突

修改文件以解決沖突,別忘了add和commit之后,再push。

解決沖突,add和commit之后再push

多人協(xié)作的工作模式通常是這樣:

  1. 首先,可以試圖用git push origin branch-name推送自己的修改;
  2. 如果推送失敗,則因為遠程分支比你的本地更新,需要先用git pull試圖合并;
  3. 如果合并有沖突,則解決沖突,并在本地提交;
  4. 沒有沖突或者解決掉沖突后,再用git push origin branch-name推送就能成功!
    **如果提示"no tracking information",則說明本地分支與遠程分支之間沒有創(chuàng)建鏈接關(guān)系,用命令
git branch --set-upstream <local branch name> origin/<remote branch name>

**小結(jié):**
1. 查看遠程庫信息,使用git remote -v;
2. 本地新建的分支如果不推送到遠程,對其他人就是不可見的;
3. 從本地推送分支,使用git push origin branch-name,如果推送失敗,先用git pull抓取遠程的新提交;
4. 在本地創(chuàng)建和遠程分支對應(yīng)的分支,使用git checkout -b branch-name origin/branch-name,本地和遠程分支的名稱最好一致;
5. 建立本地分支和遠程分支的關(guān)聯(lián),使用git branch --set-upstream branch-name origin/branch-name;
6. 從遠程抓取分支,使用git pull,如果有沖突,要先處理沖突,并且add和commit修改再push。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