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電影都令人難忘,要說喜歡哪一部,一時也很難……不,《羅馬假日》!當然是《羅馬假日》。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我最喜歡的電影《羅馬假日》,走進五十年代的羅馬,去看看黑白時代里公眾的假日,浪漫愛情的經典之作。
《羅馬假日》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所拍攝的浪漫愛情故事片,故事講述了一位高貴的公主和一個落魄的記者在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愛情。故事的情節算不上新穎,但無論它跨越了多少時光的痕跡,依然是不朽的代表,讓人難以忘懷,因為它的主題來自于自由與愛的靈感。
影片中,導演將公主塑造成一個涉世未深的頑皮少女,讓她在夜色中出逃,于是露宿街頭的公主隨著喬來到了公寓。讓我們一起重溫電影里的幾幅經典畫面。
畫面一:倍受宮廷生活“折磨”的公主嬌俏可愛,她睡在豪華大床上懶洋洋的樣子,與仆人們的對話,待外國使節時不小心把鞋子穿丟。
這些情節,都直接對公主的處境和性格進行了烘托和表現。她向往著自由,卻一直處在受安排的地位,讓我們對少不更事的公主產生了一絲憐愛之情。
畫面二:這是安妮公主在羅馬的第一天,也是唯一一天,她想要改變外貌。她想把頭發剪到多短?短到連理發師都震驚了。我們愿意相信,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從未聽說過,那樣的短發也可以同樣可愛迷人。“你確定嗎?小姐。”理發師問到。“我很確定,謝謝。”“都剪掉?”“都剪掉。”
理發師照做了,到最后安妮公主看起來完全不同了,以至于在他叫她出來的時候,兩個人都震驚了。但這并不是丑小鴨式的轉變,安妮作為墨守成規者轉變成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無需去評論理發師的手藝如何,單是公主利落的短發形象就已是一幅精美的畫卷,那種雋永的氣質、脫俗的美麗徹底俘虜了我們的眼球,收獲了所有的目光。
畫面三:喬假裝自己的手被石像吞食,公主急忙恐慌地去拉他的胳膊,瞬間花容失色;當完好無損的手從衣袖里伸出時,公主嬌羞地撲進喬的懷里,埋怨他的惡作劇。
此刻,公主的真情流露是如此透徹地觸動人心,想必所謂愛情大抵就是這樣。
畫面四:安妮公主與新聞記者兩人渡過了短暫而又美好的時光,但是,由于兩人地位的懸殊,只好依依惜別。臨別時,兩人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擁抱在一起,相互親吻。
吻是戀愛中的情侶濃情所致的表達,是甜蜜的、亦或是苦澀的。車內相擁而吻卻是另一番滋味兒,那一吻鎖定了兩人繼續升溫的情感,訴不盡兩人難以割舍的痛楚,帶給觀眾一抹心靈的落寂。
最最經典畫面:在電影 《羅馬假日》的結尾處,安妮公主毫不掩飾地袒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在被記者問到自己最喜歡的城市的時候說: “羅馬,當然是羅馬這座城市!”在那場羅馬宮殿中召開的新聞記者會上,眼前就站著自己朝思暮想的戀人,安妮公主只能將自己那晶瑩剔透的淚光流回心里,并且非常禮貌地和出席記者會的各國使節、記者一一道別。此時此刻,這一對戀人的距離是那么近,同時又是那么遙遠。
最令人難忘的安妮公主那令人神往的帶著小酒窩的笑靨,這笑靨絕妙地承載著從發現心愛之人的驚喜到發覺要與相愛之人離別之苦的隱隱悲傷的全過程,因為在她那晶瑩的雙眸之下閃過了喜悅和憂郁,因為她本能地將安妮公主應有的雅致和高貴巧妙地融進了自己的笑容里,既涵蓋了足夠的欣喜,也包含了應有的難過。
《羅馬假日》中這樣一對彼此相愛的情侶卻得不到應有的祝福,安妮公主那飽含憂傷的醉人笑容將一切的傷悲都一個人承受著,在喬的心里也明白,這一去將是萬水千山的阻隔,相見將是遙遙無期。在離開的時候,安妮公主一直沒有轉身回頭,也不敢轉身回頭看,喬也孤零零地一個人站在大殿之中,直到最后無可奈何地獨自一個人離開。
短暫的重逢之后還是離別,唯美的愛情在漸入高潮時戛然而止,永遠凝固在最美麗的狀態。至此,影片留給觀眾無盡的感慨與思索,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所在。
在我們被主人公之間的凄美愛情打動的時候,心里也會跟著沮喪悲傷起來,然而當我們將這種悲痛上升到精神層面的另一個高度的時候,就會真正感受到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它引導我們去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平等的愛情,只有真愛才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