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學什么

學什么?這是在7號的時候,問自己的問題。

為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么?這和我之前的認知有關系,我一直認為,學習是對一種技術的學習,包括之前幾十年的學習也都是針對具體的業務所做的學習。如果學的東西不是一項具體的技術,覺得不能發生立竿見影的實際意義(主要是指資金的對現)那么這項學習就是無效的。也是別人常說的話,如果你的知識不能產生價值,那它就是無用的知識。

基于對這樣的認知,發現,自己行業內的知識,對自己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行業內的知識更多的是自己的整理歸納。另起爐灶,學習新的完全不同的行業的知識,發現,學習一項新技術,并不是立刻就能學會的,很多受專業的限制,感覺是根本不可能學會的,比如,對于理科非常差的我來講,如果你讓去學習關于代碼或者數學類知識,我覺得那干脆就要從小學的數學開始補起了。

如果是學習文科類行業的知識呢?比如會計、管理?那我會去做會計的行業嗎?會去轉行去做銷售嗎?這對于我來講,也是目前為止從么有考慮過的行業。可能我對行業的認知,還是停留在,從事本身的職業。而且,對一個行業的精通,要學習的肯定不是一本書兩本書的事情,現在如果頭腦一熱去買了書籍來看,學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興趣而又放棄,時間又浪費掉了。

思考之后,決定自己不再糾結要學習什么,而是,自己目前能學什么。自己想學什么,自己喜歡學什么。

對于學習,自己目前形成幾點想法:

1即使是認知的進步,也是一種學習。

對每天所接觸到的信息,或者是聽到的一篇文章對你有啟發,把他們整理記錄,本來就是一種思維的學習,思維學習也是一種學習。

2把自己可以學習到的,可以培養成習慣的學習堅持下來。

比如每天的英語閱讀,每天的繪畫記錄、每天的寫字練習,都可以培養成終身的習慣。讓這些習慣和我們每天捧著手機看一樣自然。

3在不知道學習什么的時候,先學起來。

想到學習什么,就立刻去嘗試,不嘗試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否適合,所以行動起來是最重要的。

3學習之前,先放棄目的

抱著功利性的目的去學習,有時候會讓自己產生壓力,為了能堅持學習的狀態,可以先把目的放下,抱著探究的態度,抱著想了解的態度,去接觸任何可能的知識。

這是以上的感悟,學習一段時間再來寫階段總結,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進步。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