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人人忙著整理2016,迎接2017。
本著斷舍離的精神,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是需要被丟棄的,大家的想法大多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似乎扔掉了不該有的,騰出了位置,對的東西就能進入到生活中來。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一間凌亂不堪的屋子,經過一番徹底的打掃與整理,并扔掉不要的舊物件,房間變得整潔有序,也不再那么擁擠。
可是,沒過幾天,又恢復原樣,同樣凌亂,同樣擁擠,電視遙控器、鑰匙、健身卡又不知所蹤。于是,我們不得不再次花費大量的精力重新整理。
舊物已去,屋子卻未換新顏。原因何在?
我們雖然做了收納整理,但我們隨手亂放東西的習慣還在;我們即便扔掉了一點不需要的東西,可其他不必要的物品卻趁“虛”而入。
因此,要想有一個清爽潔凈的家,或者做一個有條理的人,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用一種對的習慣代替以往有問題的習慣,以對的物品取代不需要的東西。這一點,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也有類似論述:舊的習慣只能被代替,而無法被消除。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引導大家培養健康作息的習慣時,我們從沒有特別強調讓大家對抗晚睡晚起的問題,而是請每個人務必在規定的時間起床,列出早晨的時間安排計劃,并且努力去完成計劃的內容。結果非常好,75%以上的朋友培養了五點鐘早起的習慣。
直接做對的事情,有問題的習慣自然不會有滋生的溫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有效簡化了習慣的培養過程,把大家的關注點徑直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那錯的就不會出現。
反而那些想“改掉”壞習慣的人還在努力跟自己較勁,問題是新的習慣沒來,舊的當然遲遲不肯離開!所以,如果你也想培養早起的習慣,早上鬧鐘一響,請按照內心當中那個正確的標準來行事,而非心里跟自己討價還價說“要是再睡半小時就好了”。
同樣,如果你有一件打折時買的尺碼偏小的外套,你僅僅扔掉這件外套,是不會讓你的衣柜里永遠保持7分滿的,除非你下次買衣服時能秉承“只買對的,不買便宜的”這一原則。對的購物標準,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也會使你的空間里都是對的東西。
總之,請直接采用對的方式、原則去做事,那么,不恰當的自然不會發生。
這里,也許有小伙伴會打趣說:如果我剛剛失戀,那是不是應該馬上找一個新的男/女朋友來代替?
非也。當處于失戀的痛苦深淵中,你最好的解決方法,并非讓新人填補舊人的空缺,而是用一種比以往更溫柔、耐心的姿態去擁抱自己,比從前更豁達、從容的心態去關照自己,使你更靠近自己想要的狀態。
當你在匆忙、浮躁的人群中,仍可保持溫和與鎮定;在壓抑、艱難的境況下,尚能葆有溫和的微笑,你心底的力量會使你煥發出馨香溫暖的光芒,照亮那個對的人走來的方向。
新的不來,舊的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