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自由之間探索平衡發展

? ? 前幾天與同修微信上聊天,我們都對易經文化感興趣,大家就從各自學習的角度來看性格運勢,真心贊嘆“大道相通”的原理,無論從哪個入口來探索人性,底層的東西都是一樣的,結論是一樣的。所以很慶幸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能打通自己的學習之路,也是人生的幸運。(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我總是把我的成功經驗灌輸給孩子;在給學員上課的時候,總是把自己學習經驗灌輸給學員;告訴他們,這是我探索出來的好的理念,你只要照著做就可以不走彎路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路,我只需要打開這扇窗、引導對方看見,尊重對方的感受對方的經驗,尊重個體的差異。我能做到的是真實、真誠,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聊天過程中,對方一句:我的內心在穩定、自由之間探索平衡。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突然的一顫,有種被點到穴位的感受,一下子引發了我深深地思考。

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穩定,是我一直在努力維持的。甚至于喜歡一塵不變的生活,乏味可能會有,即使是面對乏味也不愿意接受變化,因為我無力應對變化無常的事情,內心深處怕麻煩、怕啰嗦事兒多,更怕自己的無能解決不了問題,還怕給他人造成傷害……我想要的穩定是經濟收入的穩定、物質條件的穩定、生活環境舒適、家人的健康,總之這些東西有保障,我就感覺到可以自由飛翔,走到哪兒都不怕,有錢可以活下來,家人健康快樂,我可以活得了無牽掛。

自由,也是一直在努力追求的。以前在工作中,規章制度可以遵守,但領導不能老是挑我毛病。也就是偶爾犯一點小錯誤,不要大驚小怪的提出來批評,最好是點到為止。我意識到了就會改。這也是我內心向往的,即使在規則下,我也想要內心深處的所謂的自由。(這里又看見為何不愿意直接表達的這個卡點,點到為止,是最舒適的方式。直接表達,太多的人以直性子、直接表達為借口,其實就是自己的情緒無地方發泄,投射性表達,借機來戳你,找個理由來宣泄自己的情緒,我很快就會啟動防御模式,不允許對方的侵犯,保護自己的邊界)。我的感受是,唯有我感受到愛的時候,很多卡點才會轉化。與你直接表達與婉轉表達無關。如果對方不臨在,直接表達的方式同樣會讓我非常的憤怒,而且會有很多的對抗。課堂上AB練習對方在臨在中表達,即使是罵人我也能感同身受,沒有受傷的感覺。

我一直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奮進。我想要的自由是時間的自由。在我想出去學習的時候,經濟上有支撐,時間不被工作卡死,讓我可以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哪怕出去個十天半個月,不會影響收入,家里人能支持我,大家一切安好。

我想要的很多,現實中有太多的事是矛盾沖突的。你想要經濟穩定,可以選擇固定工作,固定工作時間又不自由。如果想要時間自由,就得選擇自由職業,那么就要接納更多的變化,應對一切的不確定性。在孩子上初中之前,我一直是三點一線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是家庭,基本上朋友都沒有。上個半天班拿個工資夠吃不夠穿的,收入很低,但可以有很多時間回家陪孩子,打掃家里的衛生,洗洗刷刷的,環境的舒適是有了,孩子也能兼顧上,可是生存能力與思想層面卻沒有提升,始終停留在原生家庭的束縛中,最終把自己不敢面對的痛,像奧運會傳遞火炬一般,成功的傳遞給孩子,孩子在青春期強力的叛逆才讓我從逃避成長、不愿承擔責任的美夢中醒來。我想要穩定收入與時間自由,就是想要重新活一次,成長應對這些不確定性的能力,活出自己的生命活力,那么大部分精力都在提升自己上多下功夫,還想要經濟穩定,這時家庭又兼顧不了,畢竟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

2016年學完九型人格之后,才發現自己一直在穩定&自由之間,探索如何平衡發展。追求平衡發展,又是9號底層想和諧、舒適的模式,只不過是換了個更高級更有正面性的蓋子,比如說,家人抱怨你,現在忙到家都顧不上了,回答是:我在努力學習;家人有一些不重要的場合(我感覺不重要)需要你去參加,回答是:我在工作賺錢呢;比如說,我想出去參加培訓課程,家里人反對,回答是:學習是為了家庭更幸福……這一切都有非常合理化的借口,回答的那個當下,我可以光明正大的滿足自己想要的(之前會因不能顧及到家人而愧疚),理由足夠高大上。當那一刻家人都沒有辦法反駁我的時候,而且是在肯定我夸我是時候,內心升起來的是一種報復的快感,這些是無懈可擊的理由,讓人心服口服的理由,終于可以活成我說了算的日子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是誰?我想活成什么樣?內心的指引是什么?如何活下去才是遵從內心的指引?~~不知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