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物女”,此詞起源于日本,又譯作“魚干女”(因日本對魚干的稱呼為“干物”),常用來形容整天在家,放棄戀愛的二三十歲女性。
喵~~
干物女們在閑暇時更愿意把時間與精力放在“睡覺”、“追劇”之中,她們慵懶著裝,出門不化妝亦不戀愛。可以說是“輕松省力”的生活方式了。
就是不知有沒有“干物男”一詞,若是有,想來濁某應(yīng)該是吧。
我想造成此種“干物男女”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人們被工作、生活榨干了精力,導(dǎo)致無法去應(yīng)對太多的社交。就日本而言,其固有的加班文化很容易讓年輕人身心俱疲。濁曾看到過一篇新聞,日本一名剛畢業(yè)的女生,受不了連篇累牘的加班,最終選擇了自殺。這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思,也由此可見一斑。
不幸的是,人們過于疲憊的現(xiàn)象也在中國的大城市里漸漸發(fā)生。你大清早坐上公交看一看,有許多人都睡眼惺惺。
我想,一個人過的幸或者不幸,不能簡單地從工資的數(shù)值上去判斷。有太多的東西,得到了以為平常,失去了倍感珍惜。
比如陽光、比如空氣、比如安穩(wěn)的睡眠。可以說這恰恰是活在大都市人們所缺少的。
一米陽光值多少錢呢?我最近了解到的行情是好幾萬。以前一名同事買房,同樣的樓層多一扇窗就要貴上幾萬塊。
“干物”現(xiàn)象的普遍讓我起了反思,究竟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才是生活所需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