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徹子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里,面對網上越來越火的同齡人問題,我們容易迷茫,容易變得焦慮。想要自己變得優秀,卻苦于沒有找到方法,不能堅持,不敢做出改變。就這樣,日復一日,在不喜歡的領域消磨著時間。
青春極其短暫,耐不住你這樣耗著。我觀察網上以及身邊大學非常精彩的同學,他們的大學里都有著同樣的特點。
以下幾件事是他們共有的,并一直堅持著。雖然有的老生常談,卻屢試不爽。
一、把專業課學好
如果你大學學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那么恭喜你,很幸運。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現在還是大一,我勸你敢于做出改變,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如果你已經大二,沒有轉專業的機會,那么,我希望你硬著頭皮也要把自己專業學好。
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專業學好,因為整個大學四年或者五年,如果你是一個普普通通沒有任何特長的學生,那么專業知識是唯一能讓你出彩的地方。
比較直接的原因是可以得到獎學金,大學里的獎學金還是比較豐厚的。我看很多在大學就經濟獨立的朋友很大一部分是憑著獎學金和助學金實現的。這同時你會獲得優秀學生、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這些在你大四做簡歷時都是加分項。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學四年的東西,你總得拿出一些成果出來。不然別人隨便一問四年學了什么,好像啥也沒學到。你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你的某些能力。當你認真研究自己專業的知識時,你會慢慢接觸到全國更多本領域的教授與朋友,與同好前行,會更有力量。本以為空洞無味的專業原來別有洞天。
所以,無論專業怎樣,都務必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好。
二、堅持讀書和健身
二十幾歲最值得投資的就是自己,這是唯一穩賺不賠的買賣。
在大學一定要多讀書。不僅讀本專業的書,還要廣泛涉獵其他類型的書。當然讀書不是囫圇吞棗,淺嘗輒止。要善于總覺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正如魯迅先生說的"不動筆墨不讀書",要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這樣,我們讀一本書才會有更深的理解且不容易忘記。
健身,有多少好處在這就不說了。我表哥初高中都是一個一百八十斤的胖子,在大學堅持健身四年,硬是活生生瘦到一百三十斤,一米八二的個子,簡直脫胎換骨。
大三下學期開始在健身房兼職教練,并在健身房遇到我現在的表嫂,也是一個健身達人。兩個人在一起無比般配,顏值身材都是眾人艷羨的對象。
表哥跟我說的最多的一句是:盡管跑下去,你想要的都會有。
對,盡管跑下去!
三、多出去旅行
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哥爾多尼說:絕不離開自己祖國的人充滿了偏見。
兩個人的觀點是一樣的,旅行能讓一個人的視野變得開闊。你去了很多地方,遇到很多不同的人,見識了人生百態,這些都會增添你的人生厚度。
正如培根說的:對青年人來說,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對老年人來說,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
我們要嘗試著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去更遼闊的地方。你會發現,生活不只是每天的瑣碎,人生還有很多種可能。
四、學一門拿的出手的技術
現在很多大學生作自我介紹時都說,我興趣廣泛,愛好攝影、看書,旅行、美食、聽歌等等。我想說,朋友,你有那么多的愛好,很多都是淺嘗輒止,還不如你只精通一門,在關鍵時刻拿的出手。
我一個大學朋友,同一個社團的,玩得比較好。每次一起出去玩時,他總喜歡拿著手機在路上拍。他說,喜歡用照片記錄下所有的片刻,讓記憶隨著照片定格。之后社團舉辦活動他每次都主動擔任攝影員一職。選修大學攝影課,自覺在網上報名參加攝影付費課程,仔細研究攝影技巧,打磨攝影技術。
到大三,他已經買了一個心儀已久的單反相機,還在不斷磨練自己的攝影技術,參觀各種各樣的攝影展,積極與攝影老師交流,學習攝影大神的技巧。三年里也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攝影比賽,并獲得優異的成績,開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光是畢業季約拍的收入,都已經足夠令人艷羨。
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足做精,一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五、一個人也可以發光
孤獨,大學里再正常不過。這已然是老生常談,但卻是真理一般的存在。
擁有知心朋友固然最好,但如果沒有,一個人,請務必讓自己在這段獨處的時光里,默默努力,不張揚,不喧囂,悄悄變成想要的模樣。
在最桀驁不馴的年紀里,孤獨更像是一場救贖。
最后,愿你余生不慌張,拼盡全力保持自己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