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葦大叔
因為我隨筆博客只發文字,就沒有相片看了,即使是要拍攝相片的話,在鏡頭所能包含過來的所有包內物品后,就看不清楚到底包里裝了什么東西了。我的包內裝了許多東西,到底有什么,我也說不上來,不過,在我需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一般伸進手去掏一下,總能找到的。下面就挑揀幾樣在這里寫寫吧。
耳機:最近用手機聽收音機,晚上怕打擾全家人睡覺,就用耳機聽,在用完耳機后,習慣性的從手機上拔下來塞進包里,所以就有了三個。
鑰匙:這是家里和單位里有用的和已經沒用的鑰匙,都在鑰匙扣上掛著,一大串的鑰匙在一起,比較容易找到,如果鑰匙裝在衣服兜里的話,甩甩褲子就能聽到鑰匙相互碰撞的聲音,就知道鑰匙是不是在兜里了。
手機:這個不經常的呆在包里,不過沒有習慣用手提著手機到處跑,有的時候為了看著方便,就會塞進衣服的兜里,如果坐公交車的話,一般會放在包里,放在身上不太安全。
多功能小刀:仿照瑞士軍刀做的,當時購買派克鋼筆時售貨員說購買鋼筆有多功能小刀送,我以為像派克這么大的牌子,肯定會贈送一把高級貨吧,哪知交了錢后卻是這種在地攤上不到十元的貨色。
錢包:里面除了各種證件,就是各種會員卡,其實錢包里那么多的卡,我最得意的是我的工資卡也在,這是讓許多每個月回家領零花錢的男人們比較嫉妒的,站在他們中間,頓覺自己高大起來。
煙與打火機:有個抽煙的壞毛病,曾經戒過一次,眼看就要成功的時候,在一次大醉后吸了太多的煙,沒有堅持下來,索性就不再戒了;至于打火機嗎,在背包上面的小兜兜里,至少藏著4個以上的打火機,要知道,有“煙沒打火機”比“有打火機沒煙”還要讓人難受。
帽子:本博也有文章也說過今年買了一個帽子,天不冷的時候就放在包里背著,如遇到下班時間天突然冷起來,不至于腦袋冷。
手套:這是比較常見的女人送給男人的禮物,放在包里,也是為了讓它發揮與帽子同樣的作用,這是防止手冷的。
一本雜志:在今年購買的雜志比較多,一直放在包里,看完了后就買一本補充上,現在是一本《三聯周刊》。
相機:一臺很喜歡的輕量化相機,佳能G15,小巧玲瓏,適用方便。平時的時候不喜歡用手機拍照,感覺用相機最方便,可以單手操作拍攝。這臺相機跟隨我快三年了,可是立下汗馬功勞的。
水杯:一個普通的玻璃水杯,一直裝在包里,每天都把它裝滿水,特別在冬季的時候,大冷的天能夠喝口熱水是很舒服,當然了,這個水杯是保溫的。
茶葉:前面也有說過沉魚落雁喜歡喝茶的問題,其實包里一直放著一小包茶葉備著。
筆記本:紙質的本子,不是電腦,為了隨手記下各種事情,在《健忘》一文中說到紙條的問題,其實,最開始的時候,這本本子是記要做的事情的,可是后來被我用作雜記了。
充電寶與充電器:這是為手機準備的,在手機不報告電量少的時候,沒有隨手充電的良好習慣,就準備了一個充電寶,可是不好的習慣也延伸到充電寶上,只有發現手機沒電了,找充電寶,充電寶沒電了,才記起給它們兩個充電。
一個U盤:16G的,一般把寫好的文章都存在U盤了,可以隨時在有電腦的地方發文章,也可以說是這個U盤是我博客御用的。
眼鏡盒:說來慚愧,自打買了現在的眼睛好幾年,當時贈送的眼鏡盒一直放在包里,雖然沒有用到,可是一直沒有拿出來。
指南針:在迪卡儂的時候,腦袋抽筋,買了這個東西。
手電筒:其實手電筒是自行車上的,因為光線強烈,而且從自行車上取下來也容易,就裝在包里,以備在黑夜里使用。
紙條:這些紙條也是我在《健忘》一文中提到的了應付忘事而寫的,塞在包的各個小兜里,用的時候找不到,不用的時候,一掏一大把。
面對自己肩上背著的這個包,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里面具體放了一些什么內容,零零散散的,除了上面的這些,還有不經常使用的東西,只有用的時候才知道在包的哪個位置。
摘自 緯八路口若懸河隨筆集 http://www.weiba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