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一生碌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01

問及身邊不少人對于未來的規劃,吃驚他們的答復。一群20歲的年輕人居然在追求安穩的生活,并心安理得的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個個好像看破紅塵一樣,還沒入世就已經出世,以為自己活佛再世嗎?

“人一生有多少年,何苦作踐自己,生活是一種享受!”這不過是懶人的借口。他們將無所事事當作生活中的平凡。羨慕著他人豐富多彩的經歷,卻仍沉迷于自己舒適的床和手機中。

生活對于他們來說似乎僅僅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他們人生唯一的存在形式就是他們生命本身。但我卻覺得生活的定義不應該僅僅是“活著”,而應該是“生動的活著”。你應該給你的生活附加形容詞,尋找你生命的標簽。

人生未知苦焉知甜?誰不想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享盡世間榮華?可大多數人都要拼盡全力,才能坐在明亮干凈的咖啡館里安然地喝上一杯卡布奇諾。

02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生三境界雖說最后回到原點,“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你必須要有去追求“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目標,經歷“人憔悴,終不悔”的過程。

“愿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你最后可以是少年,但你必須要去歷盡千帆。

沒有成長,何談感悟;嘗盡苦悲,方知可貴。

圣經里說,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犯了原罪,上帝為了懲罰他們,讓男人瀝血流汗才能養家糊口,女人要忍受十月懷胎的苦楚。這樣的懲罰一直延至今天,成為人類生活的常態。

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不是懶惰,不是害怕,不是貪圖安逸。

當你20歲就做著你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這20歲有何用?你有這20歲又如何?

終歸,你不過就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03

7月帶著父親一起跑步,30天290km;除去一天特殊情況,每天10km的里程。

父親對我說跑步還是比散步更加有效果;雖說每次跑步都很累,但跑完卻很舒服。我說物質守恒,只有不那么自在,才能活得更自在。“Keep:自律給我自由”。

其實在運動健身中,是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身體進行常規強度的運動后,各方面素質并不會有多大的提升和改變。因為身體已經適應這樣的強度,并且各肌肉與器官也有了相應的承受力,不會再提高。為了進一步提高身體機能,必須不斷加大強度。只有讓身體承受更大的強度,各方面機能才會隨之改變。

這就是為什么散步永遠打造不出強大的心肺功能,高強度訓練反而能讓你有著不錯的身體素質。

“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優秀。”

04

遇到過不少人,把自我成長當作一種偽努力的談資。他們將自我成長定義為,通過時間慢慢提高一個人的成熟度。

其實,哪有那么多生來優秀的人,無非是愿意折騰自己罷了。改變從來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越大的成就也意味著要經歷越大的困難。

自我成長本就不是用嘴就可以完成的輕松事。我們看到的成功案例,多數是在看似普通人的背后做著自我折騰的努力,再以獲勝者的姿態面對眾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要求你必須要有“平天下”的遠大抱負,但最起碼要有“修身”的自我要求。

05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你不去向更困難的層次挑戰,水平就永遠保持在最初的狀態。

“若不抽出時間來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終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人,若太留戀舒適區,我只想說——你不如重新投胎當一頭豬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