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一個故事,
里面有一段對話是這樣的:
“那你們為什么會在一起?”
“因為我們接受了彼此原本的樣子,大概吧?”
“而你和媽媽想要改變對方?”
“我有時候擔心你太聰明了,親愛的。”
這是一段一個10歲女兒和父親的對話。
父母離婚多年,女兒問出了心中的好奇,
“而你和媽媽想要改變對方?”
這個十歲孩子都能懂的道理,
卻太多自認聰明的大人的我們卻并不真的懂。
愛情里,我們也曾多么的想要改變對方啊,
那年,我愛上了一個男生,
我這個人特別固執,
我為了讓他改變,
為了讓他喜歡我,
我每天都做他會喜歡的事情,
我每天都努力裝成他喜歡的類型,
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在感動他。
日復一日,
終于,我們在一起了。
我每天還是活得小心翼翼,
害怕有一天他不喜歡我了,
我每天都努力找他喜歡的話題聊著,
擔心有一天我們會冷場、無聊、尷尬,
我每天化妝涂指甲穿裙子,
因為他喜歡那樣的女孩子,
我每天都特意點他喜歡的菜假裝自己吃得開心,
因為那并不是我喜歡的,
我每天覺得只要他在身邊,我就愿意改變,
我一直以為我會很滿足很愿意。
直到有一天,我們吵架了。
吵起來,我安靜地說了句“我受夠了!”
他說,“對不起!”
他的對不起,不是因為我們吵架,
不是因為我生氣他內疚,
是對不起,我們分手吧。
他只是沒說出后面五個字。
他說:“對不起,我也以為我可以改變自己,
但在越加小心翼翼的你面前,我也越來越不是我自己了。”
是啊,那時候我們都在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對方,
也努力想要改變對方去接受改變了的自己,
我們逐漸地模糊了自己原本的樣子,
我們從沒在對方面前真正做過我們自己,
直到最后才發現,我不了解你,
你也不了解我。
而這樣的愛情,注定是失敗的吧。
我想起某本小說里曾有的一句話:
“和一個人相處久了,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
自己對那個人并不了解,那會感到很自責。”
所以也許在后來很長的時間里,我們都有著這種自責吧,
我們是也許有機會改寫不那么遺憾的結局的,
如果曾有一秒認真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
如果曾有一秒真誠去了解對方喜歡的是真實的自己還是偽裝著的自己。
可是為什么我們當時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呢,
理所當然對方不喜歡真實的自己,
理所當然的自己不夠好,
理所當然的我的改變他會喜歡,
理所當然的他也會為我改變。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還真的是復雜的東西啊,
就是當時我們為什么不能簡單一點?
為什么不能真誠一點?
現在回頭想一想,
還真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