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創造一個什么樣的主人公

這些日子看了些有關寫故事的書。心里一直有個問題揮之不去,如果要寫個故事,要創造一個什么樣的主人公?

說道創造一個主人公,瞬間感覺自己儼然成了上帝,開始造人了。如果要造人,要造個什么樣的人?

人的本質是什么?是自己的那個自我,自我是什么?是一系列的界分標貼,把這個獨特的自我和他人相區分。

宗教,國家,地域,家庭背景,成長教育經歷,興趣愛好,這一系列的標貼,塑造了主人公獨特的自我,界分的越細,主人公的自我就越擬真,越有生命力。

光有標貼還不夠,還得有這個自我執著的偏見與價值觀,有了偏見與執著,才有成長的空間,才有故事發展下去的動力,能讓自我成長的故事才有吸引力。

主人公創造好了,在故事中,其自我自然而然會成為故事的驅動力,驅動著主人公開展一步步的行動,行動帶來的反應,又會引來自我情緒的變化,再次形成其他的思想,行為,從而引領著故事一步步向前發展。

說起來這小說中的主人公塑造,和目前流行的虛擬人物的創造應該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日本著名的虛擬歌星“初音未來”,再比如微軟的語音聊天機器人“小冰”,還有apple公司的siri語音機器人。

這些虛擬人物,不能創造的太完美,要有缺點,有性格,才會更擬真,創造好了,應該會比真實的人類更有生命力,人類的真實壽命只有7、80年,而一些虛擬的人物,已經存在了很久,比如《老人與海》中的老漁民,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再比如《苔絲》,《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等等。

所以,這么看來,創造虛擬故事中的主人公,也還是挺有趣的一件事。弄的好了,說不定比自己活的時間還長,延續了自我精神上的存在,有那么幾分意思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