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俠”容易做,上帝視角不難找,卻恰恰因為你沒有“感同身受”。
在沒有當媽媽之前,母嬰室我從未涉足。早就看過馬伊琍呼吁母嬰室配套設(shè)施的微博,然而真的只是看過而已。當了媽媽后,母嬰室成了在公共場所對我來說與廁所同等重要的設(shè)施。我才切身體會到,壞設(shè)計真的會要了命的。
跟圓子從日本回來的時候,先生在等行李,我獨自帶著圓子去上海浦東機場T2到達的母嬰室換紙尿褲。雖然有尿布臺,但是16個月的圓子已然不能像小BABY一樣躺著,永遠是無比活潑,在尿布臺上跳躍。正當我低頭專注地套上紙尿褲時候,聽到圓子在摳什么東西。抬頭一看,嚇得我半死:圓子在摳一個電源插座孔,細細的手指差一毫米就要伸進去了。
?此刻的我心里涌出一萬句臟話。怪我粗心大意,沒有想到在放圓子上尿布臺上的前仔細排查致命隱患。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到達廳母嬰間的設(shè)計者,您真是用心良苦。
插座的位置真是設(shè)計的不偏不倚,不高不低,恰好是十幾個月齡的孩子在尿布臺上伸手可觸的站高。真是生怕孩子摸不到電門。
知道孩子喜歡鮮艷的顏色,您還煞費苦心貼了一個那么黃燦燦醒目的標簽。
?為了表現(xiàn)您的周到,您還特意提醒孩子,這是“工作用電,非請勿用”哦。誰家熊孩子摸了電門出事了,你是不是還想說,我都用那么清楚的標識提醒你了,怪你自己沒長眼睛。
偌大的母嬰間,有很多備選位置放置開關(guān),為什么不偏不倚設(shè)在這個高度這個位置。我真的還仔細替清潔人員思考了一下,著實沒有什么設(shè)備是必須在這個位置使用的。相反,我看見一個阿姨帶著一個類機場掃地機的物體,長長的電線,拖過整個母嬰間的地,然后電源被插在了這里。這個插座放門口會不會更實用呢?
再者,即便插座還非就在這個位置不可。能不能多花幾十塊錢在上面扣個開關(guān)蓋板?至于那個醒目的標簽,我還真沒想到誰在下飛機落地以后還要不辭辛勞跑到母嬰間偷個電,難道真餓的不行拿開水壺煮個泡面嗎?至于手機充電,機場隨處都提供專業(yè)的充電裝置,人們完全可以另覓他處。
?去年的這個時候,霧霾正起,無數(shù)公眾號在熱推“XX城市值得去的十大母嬰間”。看來看去,評比的很重要標準是誰家裝了某品牌顏值很高的加濕凈化器。真的很感激商家為了孩子呼吸到安全的空氣,能夠不惜重金。對于國內(nèi)很大一批連排查安全隱患工作,和考慮使用者體驗都沒有做到的母嬰間,加濕凈化器真的算是“上層建筑”,并不在首要的MUST-LIST里。
有心設(shè)立母嬰間的公共空間管理者,能不能再走遠一步,既然有了,就讓它物盡其用。而不只是一個通過基礎(chǔ)設(shè)施準入考核的擺設(shè)。
且說下面這個也同樣要讓我吐槽的母嬰間基礎(chǔ)設(shè)施:
? 我去過的國內(nèi)大多數(shù)母嬰間的標配BUG,伸手即出水的感應(yīng)龍頭。
出發(fā)點是好的,節(jié)約用水,不用自行開關(guān)龍頭,防止手的二次污染。但我打百分之百包票,會在母嬰間唯一的龍頭選擇上,挑到這個的那位。一定沒有孩子,或者沒有自己帶過孩子。
母嬰間,母嬰間,最重要的兩大功能,喂奶和換尿布。換完尿布洗個手,這個龍頭完全OK。但是,你想過還會有奶瓶清洗這個環(huán)節(jié)么。有時候一天出門時間長,包里放上一個奶瓶,這頓喝完,洗洗干凈熱水燙下,下頓就繼續(xù)用了。紅外感應(yīng)龍頭,似乎只認手。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奶瓶放到感應(yīng)口前,不會出水啊。結(jié)果就是,我要用一只手一直感應(yīng)著,然后一只手去清洗奶瓶。
講真,為了節(jié)水,換成這種按壓式的龍頭都不至于那么手忙腳亂
?
都說日本的母嬰間好,沒用過沒有切實感受。
真正成為使用者嘗試過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
好的設(shè)計,是讓使用者感到有尊嚴的設(shè)計
以東京伊勢丹百貨的母嬰間為例,很多的設(shè)計,真得值得借鑒。
關(guān)于水槽
伊勢丹的水槽是分類的,不同用途的兩個。一個洗手,一個洗奶瓶和餐具。
同時,在龍頭的選擇上完全考慮到使用者體驗
相同甚至更小的空間,有著更高得利用率。洗奶瓶餐具的水池,龍頭就是最簡單的開關(guān)龍頭,保證有充足,源源不斷的用水,并且冷熱可調(diào)。不銹鋼臺盆,方便清潔,解釋餐盆的油漬,奶漬,都不會留印子(造價還低)。臺盆足夠深,沒個洗過碗的都有經(jīng)驗,臺盆不夠深堪稱絕望,水會濺到臉上,會滿出來,堆不下太多盤子。
旁邊的熱水裝置和微波爐,說明設(shè)計者一定是體驗過帶孩子的流程,所謂的動線合理(同類功能,先后順序的東西安排在相近空間)。洗好奶瓶和碗,不用轉(zhuǎn)身,身邊就有熱水可以燙一下,或者灌足后續(xù)要用的熱水。在幫助孩子熱晚餐的同時,可以預(yù)先清洗需要的餐具。
?對面是用來洗手的臺盆,感應(yīng)龍頭和皂盒,避免了洗手后開關(guān)龍頭的二次污染。臺盆也不用過深,就只洗個手么。旁邊還有個給寶寶稱重的秤。
貼近地面的立式換尿布臺
?設(shè)計者不光體驗過帶娃,還體驗過帶不同年齡的娃。這個就是為圓子這樣大小的孩子準備的。還要戴尿布,但是絕對不可能躺著換尿布了。普通的尿布臺高度一般是齊腰高:
?一個90公分左右高的BABY,從腳尖到屁股的長度,怎么也得40-50公分吧。BABY站起來,加上尿布臺的高度,換起來舉著手真是吃力不說。真的很擔心在轉(zhuǎn)身丟臟尿布的時候,孩子就從高處墜下。要知道,站著的娃,沒法用躺著的安全帶梆上啊。
但是這個就完全解決問題啊,孩子可以站著手扶欄桿,爸爸媽媽可以蹲著或者跪著更換,不用舉得手酸。也不用擔心高空墜下的危險。
上方的一次性的隔尿墊,娃脫下尿褲瞬間一陣暖流的事情實在是常有。
冷熱水裝置
?
這個其實國內(nèi)很多母嬰間都做得還可以。熱水裝置上也一般都會配備兒童鎖。不過日本這個給湯裝置在安全度考量上比單純的兒童鎖更進了一步。灌奶瓶的時候,水會濺起來啊,而大部分有安全鎖得熱水裝置都需要你一直按著啊。反正我比較笨,被濺起來的水點燙過幾次。
我相信COMBI的設(shè)計者也跟我一樣被燙過。
一個有機玻璃隔板。 把奶瓶放進去,然后蓋上隔板。
?
給湯按鈕在外面,這樣又安全又放濺。反正很適合我這類手殘星人。
?
爸爸媽媽各司其職
國內(nèi)一些母嬰間很尷尬,只準母親進入,想來也對,母乳媽媽喂奶,男士進入著實很不方便。如果是單間還好,互不打擾。但如果是允許幾對親子進入的大母嬰間,就很不人性化啊。難道爸爸單獨帶孩子出去就不用喂奶換尿布了嗎?
日本大部分母嬰間都開辟了兩個區(qū)域,一個是公共區(qū)域,父親母親都可以進入,而另一個區(qū)域就是帶有移門或遮簾的母乳喂奶區(qū)域。伊勢丹這個大到感人的母嬰室如此
走廊深處就是帶門的哺乳室
?
這個我都忘記名字小到不能再小的母嬰室亦是如此。
?媽媽們時常怪爸爸是豬隊友。可是國內(nèi)的公共空間根本沒有給父親提供參與帶娃的便利啊。而日本的所有母嬰室,都考慮到,帶孩子進來的,可能是父親,也可能是母親。在隱私性和參與性上,都做了很好的區(qū)域劃分。
尿布臺前的小鏡子
?
圓子喜歡照鏡子。
在換尿布的時候,即使她背對我,我都可以通過鏡子和她交流,吸引她的注意力。
環(huán)保干凈的廢尿布收納裝置
對于我們,這個也算上層建筑了,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以參考做到。
日本的垃圾分類之細致有目共睹,塑料瓶和蓋子都要分開丟。而全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在母嬰間,有扔不同垃圾的投入口。
?之前就看過一篇文章,說尿不濕其實是環(huán)保公敵,里面鎖水珠珠那層是極度難以降解的。我記得那篇帖子最后絕望地說,一輩子剩下的塑料袋余額都被娃一年的紙尿褲給用掉了。我相信日本一定有對于紙尿褲特殊的垃圾處理方式。因為日本所有母嬰間都有這么個高級裝置。
?
用完的紙尿褲,裝在一個塑料袋里,然后放到這個類似碎紙機的設(shè)備上,當然它的工作原理不是粉碎,而是密封和壓縮。然后PUSH旁邊的按鈕,裝在塑料袋里的紙尿褲就會被壓縮進下面的簍里。很干凈衛(wèi)生。
看到日本全職媽媽/爸爸,在母嬰間從容不迫地收拾自己的孩子,歡聲笑語地給他們熱便當,一起吃飯,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尊嚴”吧。再小的細節(jié),再簡單的器物,設(shè)計者都能忘記自己,回顧設(shè)計的初心。把自己當做使用者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但我依然相信一切會變好。問題的矛頭指向我們所有人。 藍色錢江”的一把大火,“三種顏色”的虐童丑聞,同一片霧霾下的男女老少,無論階層,無一幸免。人都是自私的,只有真正危及自身利益時,才會有當機立斷變革的決心。
大先生所言極是
去體會和改良。
?
??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但我依然相信一切會變好。問題的矛頭指向我們所有人。 男女老少,無論階層,無一幸免。人都是自私的,只有真正危及自身利益時,才會有當機立斷變革的決心。當我們開始關(guān)注到身邊每一個哪怕微小的細節(jié),做出力所能及,實質(zhì)的改變,就可以使它再好丟丟。
我的訴求很簡單:麻煩上海浦東機場的負責部門拆除T2國際到達行李提取母嬰室尿布臺上方的插座,如需要,請為它找一個更合理更安全的位置。